[发明专利]管网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0321.6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7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梦笛;陈杨;王家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英博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5/02 | 分类号: | A62C35/02;A62C3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网 式超细 干粉 灭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网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超细干粉灭火剂以其灭火浓度低,灭火速度快,灭火效率高,绿色、环保、健康的特性,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现有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大多采用悬挂式安装方式,这种灭火装置体积小、保护面积小、难于应对较大的火灾,尤其是喷射持续时间短、喷射距离近。开发一种大型的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用于管网式灭火,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网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可远距离输送超细干粉灭火剂、喷射持续时间长,可应用于管网式灭火。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网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包括超细干粉贮存罐(9)、可接收消防主机信号的控制箱(16),超细干粉贮存罐(9)的出口设有释放膜片(29),释放膜片(29)经管路接可由控制箱(16)控制的分区选择阀(20),分区选择阀(20)接喷发管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启动瓶(14)和驱动瓶(15),启动瓶(14)和驱动瓶(15)内均装有惰性气体;启动瓶(14)设有第一瓶头阀(12)和可控制第一瓶头阀(12)的电磁先导阀(11),第一瓶头阀(12)位于启动瓶(14)瓶口位置,电磁先导阀(11)接控制箱(16)的信号输出端;
驱动瓶(15)设有第二瓶头阀(19)和可控制第二瓶头阀(19)的先导阀(18),先导阀(18)经管路接第一瓶头阀(12);第二瓶头阀(19)位于驱动瓶(15)的瓶口位置,第二瓶头阀(19)经管路接集流管(1);集流管(1)经减压器(8)分别接上管路和下管路,上管路和下管路分别接入超细干粉贮存罐(9)的上部和下部。
电磁先导阀(11)和分区选择阀(20)均设有用于手动启动的装置。
控制箱(16)上设有手动启动按钮,手动启动按钮可控制电磁先导阀(11)的启动。
分区选择阀(20)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压力反馈器(21),压力反馈器(21)的信号输出端接控制箱(16)。
设有多个驱动瓶(15),设有多个分区选择阀(20)。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包括启动瓶(14)和驱动瓶(15),启动瓶(14)设有第一瓶头阀(12)和可控制第一瓶头阀(12)的电磁先导阀(11),电磁先导阀(11)可接收控制箱(16)的信号,开启启动瓶(14),继而启动瓶(14)内的气体启动驱动瓶(15),驱动瓶(15)内的气体在集流管(1)内汇集后,分上下两路进入超细干粉贮存罐(9)后,搅动贮存罐内的超细干粉灭火剂,与超细干粉形成均匀的气粉二相流,达到一定的压力后冲破释放膜片(29)喷射出超细干粉贮存罐(9),再经过打开的分区选择阀(20),通过管道输送到火场,经专用喷头高速喷出,实现灭火。本发明通过启动瓶(14)和驱动瓶(15)内的气体驱动贮存罐内的超细干粉后,实现气粉二相流喷射,超细干粉输送距离远、喷射持续时间长,可应用于管网式灭火。
本发明电磁先导阀(11)和分区选择阀(20)设有用于手动启动的装置,即电磁先导阀(11)和分区选择阀(20)可以直接通过机械手动启动,使用更加方便、更加可靠。
本发明控制箱(16)上设有手动启动按钮,手动启动按钮可控制电磁先导阀(11)的启动,即可手动启动磁先导阀(11),不需等待消防主机信号启动,使用更加方便可靠。
本发明分区选择阀(20)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压力反馈器(21),当装置启动释放出超细干粉灭火剂后,分区选择阀(20)后面的管道中的压力就会发生变化,压力反馈器(21)检测到这种压力变化后就会输出信号,压力反馈器(21)的信号输出端接控制箱(16),管网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启动灭火后,控制箱可及时将信号传送至消防主机,实时反映装置的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英博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庆英博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0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