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屋檐构件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10078.8 | 申请日: | 2015-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5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贾俊明;吴琨;车顺利;韦孙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158 | 分类号: | E04D13/158;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屋檐 构件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屋檐构件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建筑是东方文化、华夏文明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以往的传统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钢结构也逐渐运用到传统建筑的设计中。但由于该种结构形式的传统建筑起步较晚,对于一些关键性技术及构造措施仍存在不足或空缺。
传统风格建筑现代结构构件、节点等的外形需满足艺术造型的要求,使得传统风格建筑现代结构构件、节点等尺寸与构造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与现代结构有很大的区别,而目前国内外对传统风格建筑现代结构的相关节点研究基本上仍是空白,现有规范也未有相关规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屋檐构件及其处理方法,对屋檐构件做起翘处理,满足传统建筑起翘要求;同时通过屋檐构件开孔,减小檐口构件自重,简化了檐口施工工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用屋檐构件,包括:
一腹板,一连接所述腹板一侧的上翼缘,以及一连接所述腹板另一侧的下翼缘;所述上翼缘整体做起翘处理,所述上翼缘起翘角度为β;所述腹板上还设置有贯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孔径D不大于h2/2,其中h2为异形处理构件整体高度。
一种建筑用屋檐构件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依据建筑和结构要求选定构件,其中构件的下翼缘的宽为b1,整体高为h1;
步骤二、将构件按建筑屋面起翘及坡度做异形处理,该处理结合建筑起翘高度、建筑屋面坡度以及建筑结构构造要求确定异形处理构件宽b1,高h2,构件的上翼缘倾角为β;
步骤三、结合构造及受力要求在腹板上开直径为D的孔;即获得最终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的满足传统建筑起翘及屋面坡度要求;
2、减小檐口构件自重,结构更加安全合理;
3、简化了檐口施工工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初定H型屋檐构件图;
图2是优化后异形H型屋檐构件图。
图3是屋檐构件优化步骤图。
图中,1.上翼缘,2.腹板,3.下翼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建筑用屋檐构件,包括:
一腹板,一连接所述腹板一侧的上翼缘,以及一连接所述腹板另一侧的下翼缘;所述上翼缘整体做起翘处理,所述上翼缘起翘角度为β,该角度结合建 筑屋面坡度确定,同时该处理方法便于檐椽构造连接。
所述腹板上还设置有贯通孔,该孔孔径D不大于h2/2,这样既满足了构件建筑构造要求,又可有效减小檐口自重。
参照图3,本发明的安装方法如下:
1、依据建筑和结构要求选定构件,其中构件的下翼缘的宽为b1,整体高为h1;
2、将构件按建筑屋面起翘及坡度做异形处理,该处理结合建筑起翘高度、建筑屋面坡度以及建筑结构构造要求确定构件宽b1,高h2,构件的上翼缘倾角为β;
3、结合构造及受力要求在腹板2上开直径为D的孔;
4、最终得到图2所示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效的满足传统建筑起翘及屋面坡度要求;减小檐口构件自重,结构更加安全合理;简化了檐口施工工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0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立式折叠梯
- 下一篇:一种防盗窗栏杆伸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