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击计数器的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0033.0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顾华;胡亚玲;刘协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华安普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击 计数器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击计数器,特别涉及一种雷击计数器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避雷器是变电站中重要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它可以有效保护设备绝缘免受损坏。当电网受到雷击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作用达到规定的电压限制时,避雷器动作,释放过电压负荷,将雷击等引起的过电压限制到绝缘设备所能承受的水平,从而起到保护设备绝缘的作用。
为了判断避雷器是否受到过电压作用而动作,并记录动作的次数,现有技术中通常会使用避雷器放电计数器,俗称雷击计数器来对动作次数进行记录,以便了解避雷器运行情况,并分析有关事故。现有雷电记数器主要检测并记录防雷器泄流动作次数,也即记录了雷电流冲击的次数,以方便用户对特定区域的雷暴情况做出统计和分析。随着计数器功能的发展和现有技术发展,计数器个性化参数包括:雷电流侦测范围、精确记录峰值电流大小(峰值电流采集)、数据输出方式多样(数码管显示、开关量输出、RS485总线等)、监测线圈(与母线的绝缘耐压、监测灵敏度、磁滞特性、饱和性能等)。
现有雷击计数器测试仪主要测试雷击计数器记录雷击次数显示区域是否正确,但由于雷击计数器的个性化发展,在功能上除了记录雷击次数显示区域之外,还能够显示雷击时间,峰值电流,监测线圈数据,并可查询雷击历史记录。对于雷击计数器的发展,以往的测试仪只能测试雷击计数器的部分功能,满足不了现有雷击计数器技术的测试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击计数器的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测试仪测试功能单一不能智能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的雷击计数器的测试仪,包括外壳、单片机、ad转换模块、电流表、监测线圈、综合波发生器、电容组、高压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整流器与所述电容组相连接;所述监测线圈与所述电流表相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综合波发生器相连接;所互ad转换模块与所述电流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源;所述外壳外设置有测试按钮和充电按钮,所述充电按钮一侧设置有电压输出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LCD屏,所述LCD屏上设置有雷击次数显示区域,所述雷击次数显示区域一侧设置有雷击类型显示区域,所述雷击类型显示区域一侧设置有电流峰值显示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LCD屏表面设置有监测线圈,所述监测线圈一侧设置有时间显示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线圈位于所述电流峰值显示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输出接口上设置有正负极。
进一步的,高压变压器与所述综合波发生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直接输入预计实验的雷击次数显示区域,避免多次手动重复进行雷击测试;
2)、通过综合波发生器尽可能模拟实际雷击放点状态,为了更好的测试雷击测试仪的准确性,避免因实际情况不同而造成的误差;
3)、所述雷击计数器测试仪不仅显示雷击次数显示区域,还可显示雷击时间,峰值电流,监测线圈数据,并可查询雷击历史记录,从而可以全面的对雷击计数器进行测试。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雷击计数器测试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雷击计数器测试仪模块示意图;
图中:1、外壳;2、LCD屏;3、电源;4、测试按钮;5、充电按钮;6、电压输出接口;7、雷击次数显示区域;8、雷击类型显示区域;9、电流峰值显示区域;10、监测线圈;11、时间显示区域;12、单片机;13、ad转换模块;14、电流表;16、综合波发生器;17、高压变压器;18、电容组;19、高压整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雷击计数器的测试装置,包括外壳1,LCD屏2和单片机12;外壳1内有电源3、测试按钮4、充电按钮5、电压输出接口6;外壳1的上半部分是LCD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华安普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华安普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0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