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钳形铆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8444.6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7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翁明彦;张田;李希华;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53/54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钳形铆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铆合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应用在铆合拉链拉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拉链铆合方式至少有夹角式铆合和打四点铆合方式。
现有的夹角式铆合多应用在铜拉头上,铜拉头的夹角式铆合方式,由于铆合时需有推进力作用,这样一部分力作用到拉头上,一部分力则作用到拉头的固定装置上,从而对其他装置如分割器等会造成一定损伤。
请参阅专利文献于2013-02-20公开的“ZL201220397810.1半自动打四点装置”,现有打四点拉头结构的铆合方式为从下面上升后定位再铆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易造成铆合结构不回位,卡在产品的固定装置上,从而将其他装置限制住不动作,会造成一定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钳形铆合结构。该铆合结构的作用力完全作用在产品上,不会对铆合结构的其他配件或装置产生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一种钳形铆合结构,包括底座、前、后固定座和铆合装置;前、后固定座分别滑动设置在底座上,铆合装置设置在前、后固定座上;所述的底座,固定有一限位块,该限位块于后固定座下方;前、后固定座之间抵顶有一压簧;其中的前固定座在与后固定座相对的一端部固设有一下限位杆限位部;一上限位杆移动穿设在后固定座上,且其前端固定在前固定座上,后端延伸出后固定座,以在该后端形成一后限位头部;一下限位杆移动穿在下限位杆限位部和限位块上,且其前端延伸出下限位杆限位部,以在该前端形成一前限位头部,后端可调节固定在限位块上;其中,所述的压簧可穿设在上限位杆上,也可穿设在下限位杆上,或同时穿设在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上;所述的铆合装置,包括前端装设有铆刀的左、右铆合支臂,左、右铆合支臂的后端装设有一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随后固定座一起作动,以使左、右铆合支臂绕固定在前固定座上的支轴开合动作。
如上所述的一种钳形铆合结构,所述的铆合装置设有的凸轮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左、右铆合支臂上的滚轮和固定在后固定座上的锲块,滚轮与锲块斜面滚动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钳形铆合结构上的前、后固定座带动设置在其上的铆合装置、上、下限位杆、压簧一体滑动,通过设置在前、后固定座之间的压簧,及穿设在前、后固定座上的上、下限位杆来限制前、后固定座的移动位置及相对的间距,以推动左、右铆合支臂绕支轴旋转,完成铆刀的平行铆合动作,将作用力完全作用在产品(拉链拉头)上,不会对本发明钳形铆合结构其他配件或装置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钳形铆合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装设有左、右铆合支臂);
图2是本发明钳形铆合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装设有左、右铆合支臂);
图3是本发明钳形铆合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一(压簧穿设在上限位杆上);
图4是本发明钳形铆合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二(压簧穿设在下限位杆上);
图5是本发明钳形铆合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三(压簧穿设在上限位杆上和下限位杆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钳形铆合结构,包括底座1、前、后固定座4、5和铆合装置。铆合臂装置设置在前、后固定座4、5上。前、后固定座4、5下方均为中空,前、后固定座4、5两者具有一定间距,分别通过前、后滑台31、32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设备动力驱动后滑台32(主动滑台)带动后固定座4一体动作,进而带动前滑台31(被动滑台)带动前固定座5一体动作。
如图2所示,底座1固定有一限位块8,该限位块8置于后固定座5下方的中空部,且该限位块8上开设有后下通孔。
请结合图3、4、5所示,前固定座5和后固定座4之间抵顶有一个以上的压簧11,所述的压簧11可穿设在上限位杆7上或下限位杆6上,或同时穿设在上限位杆7上和下限位杆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84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大风保护功能的微风启动发电机
- 下一篇:喷针用的反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