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ID识别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7392.0 | 申请日: | 2015-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0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万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id 识别 测试 装置 | ||
1.一种电源ID识别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快速实现ID切换,并校验设定的模块ID与实际安装是否匹配,由D-SUB插头(1)、第一ID识别电路(2)、第二ID识别电路(3)、第三ID识别电路(4)组成;
所述D-SUB插头(1)选用九芯式,与控制板上焊接的D-SUB九芯插座配套;作为电源ID识别测试装置的载体;配合控制程序设定,D-SUB插头(1)的第1脚及第9脚为参考基线;第2脚与第1脚连接,第6脚与第9脚连接时,ID识别为三相逆变电源;第2脚与第1脚连接,第7脚与第9脚连接时,ID识别为充电机;第6脚与第1脚连接,第7脚与第9脚连接时,ID识别为单相逆变器;实际使用时将两根导线并线后一端配合D-SUB插头(1)压接插针,接入第1脚,另一端两根导线分别剥除10mm外皮待用;再同样将两根导线并线后一端配合D-SUB插头(1)压接插针,接入第9脚,另一端两根导线分别剥除10mm外皮待用;
所述第一ID识别电路(2)由开关S1、电阻R1、R2、发光管D1、D2组成;开关S1为双通道开关,为上下设置;下通道与电阻R1、D1串联连接,上通道与电阻R2、D2串联连接;电阻R1、R2为普通的插件式电阻,发光管D1、D2为插件式单色发光二极管;实际使用时,将一根导线的一端配合D-SUB插头(1)压接插针后接入第6脚,另一端使用锡焊方式与开关S1的一端相连,S1的另一端下通道使用锡焊与该路对应的电阻、发光管连接,最后将发光管D1的负端与第1脚另一端预留的一根导线焊接;S1的另一端上通道使用锡焊与该路对应的电阻、发光管连接,最后将发光管D2的负端与第9脚另一端预留的一根导线焊接;
所述第二ID识别电路(3)由开关S2、电阻R3、发光管D3组成;开关S2为单通道开关,与电阻R3、D3串联连接;电阻R3为普通的插件式电阻,发光管D3为插件式单色发光二极管;实际使用时,将一根导线的一端配合D-SUB插头(1)压接插针后接入第2脚,另一端使用锡焊方式与开关S2的一端相连,S2的另一端同样使用锡焊与电阻R3、发光管D3连接,最后将发光管D3的负端与第1脚另一端预留的另一根导线焊接;
所述第三ID识别电路(4)由开关S3、电阻R4、发光管D4组成;开关S3为单通道开关,与电阻R4、D4串联连接;电阻R4为普通的插件式电阻,发光管D4为插件式单色发光二极管;实际使用时,将一根导线的一端配合D-SUB插头(1)压接插针后接入第7脚,另一端使用锡焊方式与开关S3的一端相连,S3的另一端同样使用锡焊与电阻R4、发光管D4连接,最后将发光管D4的负端与第9脚另一端预留的另一根导线连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ID识别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D识别电路(2)中电阻R1、R2为发光管D1、D2限流,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中D1为红色发光管,D2为绿色发光管,实际使用时各元件通过引线和锡焊连接。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ID识别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ID识别电路(3)中电阻R3为发光管D3限流,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中D3为蓝色发光管,实际使用时各元件通过引线和锡焊连接。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ID识别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ID识别电路(4)中电阻R4为发光管D4限流,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中D4为黄色发光管,实际使用时各元件通过引线和锡焊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73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