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热解提质一体化成套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7002.X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7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善;王守峰;山秀丽;常景泉;贺鑫平;刘新;何战柱;吴法明;谢文;王淑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7/10 | 分类号: | C10B57/10;C10B53/04;C10B57/00;C10B47/30;C10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武燕华 |
地址: | 71931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热解提质 一体化 成套 系统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热解提质一体化成套系统及工艺,属于煤热解提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为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机构及学者开始研究煤炭分质利用技术,即将原料煤进行中低温热解,得到高价值的煤气、煤焦油和提质煤的一种煤炭利用方法。
目前,国内所采用的煤炭热解提质工艺,多采用三套独立系统串联来实现,即干燥炉、炭化反应炉和冷却(熄焦)炉串联形成热解提质工艺核心部分。中国专利文献CN102250633A公开了一种用外热式回转炉进行褐煤提质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将原料褐煤送入回转干燥炉,使原料褐煤温度在100~300℃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和脱吸20~40分钟,除去褐煤中的水分以及吸附在煤的毛孔中的气体;(2)干燥和脱吸后的煤进入回转炭化炉热解提质,在物料温度450~700℃下热裂解40min~120min,热裂解提质后得到半焦和含有焦油的高温粗煤气,回转炭化炉的操作压力在微正压与微负压之间,具体数值为±500mmH2O;(3)通过热解提质后产生的半焦由回转炭化炉的炉尾排出,送入回转冷却炉熄焦冷却,冷却后的半焦再送入筛焦装置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成品半焦;(4)通过热裂解提质后产生的含焦油的高温粗煤气由回转炭化炉导气管导出,进入焦油煤气分离纯化装置,进行吸收和纯化,得到高品质焦油成品和高热值煤气成品;其中一部分成品煤气和空气送入燃烧炉燃烧,燃烧后的热烟气送入回转炭化反应炉夹套内作为物料自身热裂解的热源,加热完物料后具有一定热值的热烟气由高温风机送到回转干燥炉干燥原煤。然而,上述工艺流程中,回转干燥炉与回转炭化反应炉之间、回转炭化反应炉与回转冷却炉之间均需要专门设置衔接装置,且三套炉体系统之间需要严格密封,但对于高温固体物料的密封始终是技术难点,因此,上述工艺存在设备数量多、装置庞大、布置复杂、工艺可靠性低、能耗高等缺点,此外,由于原料煤中含有大量粉尘,极易造成设备管道堵塞,且后续油气产品除尘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煤热解提质一体化成套系统及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煤热解提质一体化成套系统,其沿工艺路线依次连接设有干燥热解单元、提质煤冷却单元和增湿出料单元;
所述干燥热解单元,包括横向设置的回转筒体以及套设于所述回转筒体侧壁外侧的外夹套,所述回转筒体与所述外夹套之间形成烟气通道;所述回转筒体的前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回转筒体的后端设有出料口;
沿工艺路线方向所述回转筒体依次包括干燥段、反应段和保温段,在所述干燥段和反应段分界处设有料封区,所述料封区设有中心内筒和环设于所述中心内筒外侧的螺旋,所述中心内筒与所述回转筒体为同轴设置,沿竖直方向所述中心内筒的顶端高度低于所述回转筒体内的物料高度;在所述反应段的内部且沿所述回转筒体的轴向设有20-56根反应段加热管,所述反应段加热管沿所述回转筒体的内壁圆周均匀分布且所述反应段加热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回转筒体上,在所述保温段的内部且沿所述回转筒体的轴向设有20-56根保温段加热管,所述保温段加热管沿所述回转筒体的内壁圆周均匀分布且所述保温段加热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回转筒体上,
沿工艺路线方向所述外夹套上依次设有干燥烟气出口、干燥烟气进口、加热烟气出口、加热烟气进口和保温烟气出口;所述干燥烟气进口与所述中心内筒通过一个连接管连通设置;所述反应段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烟气出口和所述加热烟气进口连通;所述保温段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烟气进口和所述保温烟气出口连通;
所述提质煤冷却单元,包括纵向设置的筒体以及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的若干个布料列管,所述筒体的顶部与所述干燥热解单元的出料口连通设置,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热空气出口,下部设有冷空气进口和水蒸气排出口;
所述增湿出料单元,与所述筒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增湿出料单元包括螺旋输送机和喷淋器,所述喷淋器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上方以对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送物料进行喷淋处理。
在所述加热烟气进口处、位于所述外夹套的内侧设置两个烟气分流器,所述烟气分流器为人字形分流板。
与所述回转筒体的进料口连通设置进料器,所述进料器为溜管或螺旋进料器。
与所述回转筒体的前端连通设有排灰箱,所述排灰箱的底部设有排灰口,所述排灰箱的侧壁上设有气体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7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催化剂汽提器
- 下一篇:一种下调式7m焦炉蓄热室砌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