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6733.2 | 申请日: | 2015-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1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 发明(设计)人: | 贾正;白雪;张筱瑾;孙仪琳;李坚;任强;汪称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2;C08G18/65;C08G18/66;C08G18/48;C08F120/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2 | 代理人: | 路接洲 |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甲基丙烯酸 甲酯嵌段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地最优异,价格又比较适宜的树脂。PMMA树脂是无毒环保材料,破碎时不易产生尖锐的碎片。但是PMMA树脂由于表面硬度不高、抗冲击性能低、成型流动性能差等特点,PMMA的改性相继出现。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丁二烯的共聚,PMMA与PC的共聚等。
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是一种由多异氰酸酯、多元醇、有机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反应制成的重要高分子材料。它是由化学性质明显不同的软段和硬段组成的,软段由低聚物多元醇(通常是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组成,硬段由多异氰酸酯与小分子扩链剂组成。聚氨酯具有耐磨、耐温、密封、隔音、加工性能好、可降解等优异性能。研究表明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氨酯共聚,能够克服各自的缺点,使两者优势得到互补,做到扬长避短。
要得到性能优异的端羟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就需要对聚合物的结构和聚合物分子量进行控制。活性聚合可以得到分子量分布极窄的聚合物,是控制聚合物分子量最理想的方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就是活性聚合中的一种聚合技术。
在1995年提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以反应条件温和,适用单体范围宽,分子设计能力强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并被用于制备丙烯酸酯类嵌段共聚物。限制ATRP规模化应用的主要问题是ATRP聚合所需的催化剂为低氧化态的金属盐类(最有代表性的是卤化亚铜),易被氧化,使用前需精制且用量很大。大量催化剂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成本,聚会后催化剂的脱除和再利用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工业化难度大不易进行。
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的出现解决了上述提到的问题。使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向工业化又迈进了一步。它是在体系中加入一种还原剂如辛酸亚锡、抗坏血酸、葡萄糖类等,将体系中少量的高价态金属络合物不断还原为低价态金属络合物。它解决了ATRP易被氧化、用量大、脱除困难的问题,促进了ATRP的工业化生产。在CN101456937A中公开了《聚亚甲基/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采用常规ATRP法制备两嵌段共聚物,催化剂用量大,不易脱除。因此本发明采用ARGET ATRP法制备端羟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而以端羟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制备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端羟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将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催化剂、配体、还原剂和溶剂Ⅰ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将反应体系抽真空,充氮气5min,110℃反应0.5~10小时,制得端羟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量分布﹤2.0;
(2)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将步骤(1)制得的端羟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于甲苯中,加入二异氰酸酯,升温至80℃,保温反应3h,降温至60℃;将二元醇在120~150℃下脱除小分子5~10min,降温至60℃加入上述反应体系中;升温至80℃反应,保温反应3h;滴加小分子扩链剂,80℃保温反应3h,得到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
进一步地,步骤(1)中引发剂为一个端基为Br,另一个端基为羟基的有机溴代化合物,有机溴代化合物为α-溴代异丁酸羟乙酯或α-溴代异丁酸羟丁酯;催化剂为氧化态的过渡金属卤化物CuCl2、CuBr2、FeCl3或FeBr3;配体为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六甲基三乙四胺、双(二甲基氨基乙基)醚、联二吡啶胺或三-(N,N-二甲基氨基乙基)胺中的一种;还原剂为辛酸亚锡、抗坏血酸或葡萄糖中的一种;溶剂Ⅰ为甲苯、苯甲醚、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或1-甲基-2-吡咯烷酮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引发剂的摩尔比为20:1~500:1,甲基丙烯酸甲酯: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5~1:0.00005,催化剂:配体的摩尔比为1:10~1:30,催化剂: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10~1:25,溶剂Ⅰ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的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6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