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6728.1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3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25/00;C10N40/30;C10N30/06;C10N30/12;C10N30/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空气 压缩 机油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缩机的工作特点是对气体进行压缩而做功。压缩比越大,温升越高,其内部润滑油通常以雾状形式与高热金属表面接触,易被加热氧化。润滑油氧化速度与氧分压成正比,空气压缩机内部润滑油与高压空气接触,较其在大气中更易氧化。另外,混在压缩气体中的部分润滑油,会受到冷却水及冷却器中铜管的催化作用,促使润滑油老化、变质。润滑油长期严重氧化,将在排气阀和排气管路系统中形成积碳,这不仅会妨碍排气阀的正常工作,使排气温度升高和压缩机功能下降,而且是引起压缩机爆炸的主要原因。当压缩机气缸中吸入含湿的空气,特别是压缩气体中含有H2S、SO3、CO2等酸性物质时,冷却水或酸性溶液常会破坏润滑油膜,使滑动摩擦表面磨损和腐蚀加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新的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按重量份,由如下组分组成: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按重量份,优选为由如下组分组成:
本发明所述镁铝榴石的粒径优选为≤1μm。
本发明所述铁橄榄石的粒径优选为≤0.5μm。
本发明所述镁锌钇合金的分子式优选为Mg72Zn27Y1。
本发明所述镁锌钇合金的粒径优选为≤0.8μ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按重量份将70~80份的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8~12份的镁铝榴石、10~13份的铁橄榄石、1~3份的镁锌钇合金和1~2份的十二羟基硬脂酸锂混合;
②将步骤①所得产品在-0.09~-0.07MPa、82~88℃下,11000~12000rmp搅拌8~12min,17000~19000rmp搅拌5~7min,27000~29000rmp搅拌5~7min;
③将步骤②所得产品超声分散。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在压缩机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优选为螺杆压缩机或多叶回转式压缩机。
本发明所述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优选为按0.1~2.0wt%的比例加入到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中使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①本发明所述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可以使空气压缩机中的滑动部件表面快速形成超硬、耐腐蚀的耐磨层,耐磨层的硬度为1125~1200Hv、耐温2200℃(破坏温度)、在高湿度和酸碱介质中也不腐蚀,滑动部件的摩擦系数也达到0.001~0.003,是非常光滑的镜面效果。
②本发明所述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中的无机粉体和合金粉体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清除积碳,使排气温度降低,压缩机功能保持正常,延长空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③本发明所述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形成的耐磨层,使运动阻力大大减少,降低功耗,节约能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下述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购于北京兴普精细化工技术开发公司;
下述镁铝榴石购于郴州博翱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下述铁橄榄石购于广东玉峰粉体材料有限公司;
下述分子式为Mg72Zn27Y1的镁锌钇合金购于上海顾特服(剑桥)有限公司;
下述十二羟基硬脂酸锂购于大连沈联化学试剂玻璃仪器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镁铝榴石粉碎至粒径≤1μm,铁橄榄石粉碎至粒径≤0.5μm,380℃干燥1h;按重量份将77.5份的合成烃空气压缩机油、9份干燥后的镁铝榴石、11份干燥后的铁橄榄石、1.5份粒径≤0.8μm的镁锌钇合金和1份的十二羟基硬脂酸锂混合;
②将步骤①所得产品在-0.08MPa、85℃下,11000rmp搅拌10min,18000rmp搅拌6min,28000rmp搅拌6min;
③将步骤②所得产品在1kw超声发生器中分散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6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