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割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5053.9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8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禹;孙家茂;姜立红;柳飞飞;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9/02 | 分类号: | A61M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切割球囊,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球囊对钙化病变或者其他形成的硬度较大的病变切割时,由于受力较大导致的刀片受损的技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刀片受力过大时对球囊造成反向破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割球囊包括球囊,以及在所述球囊外表面上轴向固定的多排刀体;任意两个刀体之间均留有空隙;所述刀体包括刀尖和刀座,所述刀尖和刀座是一体的,所述刀体的厚度由刀尖到刀座逐渐增加,所述刀体通过刀座直接固定在所述球囊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割球囊。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性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因其微创、安全、操作简单、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已成为和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并列的第三大临床治疗手段。为许多以往临床上认为不治或难治之症开辟了新的有效治疗途径,比如晚期癌症、动脉栓塞、血管狭窄、肝内胆管结石等。
球囊是临床医学经常使用的一种介入治疗器械,主要原理是球囊到达病变位置时,通过球囊扩张使球囊撑起血管,在球囊扩张处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血栓。目前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的是切割球囊,切割球囊是一种特殊球囊,它将微切割手术与球囊扩张机制结合在一起,利用球囊集中的、较低的扩张压力,对血管壁进行安全、有效的切割,通过球囊扩张增加最小管腔直径、降低残余狭窄,在复杂冠脉病变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近年出现的切割球囊存在通过性差,难以通过复杂迂曲血管到达病灶以实施切割。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切割球囊的刀体都是片状,受力状态不佳,对于切割钙化等硬度较大的病变,刀片容易因受力过大反向破坏球囊本身。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割球囊,解决现有球囊对钙化病变或者其他形成的硬度较大的病变切割时,由于受力较大导致的刀片受损的技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刀片受力过大时对球囊造成反向破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割球囊,可包括:球囊,以及在所述球囊外表面上轴向固定的多排刀体;任意两个刀体之间均留有空隙;
所述刀体包括刀尖和刀座,所述刀尖和刀座是一体的;
所述刀体的厚度由刀尖到刀座逐渐增加,刀体通过刀座直接固定在所述球囊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体的长度小于等于2.4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囊的外表面上轴向固定的刀体为3排或4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体通过线切割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体的刀尖角度为18-22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体的硬度为HV500-5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座底部有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体的横切面呈锥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体与球囊粘接面成与球囊相配合的圆柱形。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球囊的外圆周表面上轴向固定多排刀体,任意两个刀体之间均留有空隙,使得球囊在推送过程中整体的弯曲自由度较高,在迂曲血管中的通过性也较强,减小在手术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刀体的刀尖和刀座是一体的,且刀体的厚度由刀尖到刀座逐渐增加,使得刀体的基底面积较大,这样刀体在球囊通过血管时具有更强的抗力性,受力更合理,不易变形,更适用于切割钙化等一些硬度较大的病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5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球教学与训练综合辅助器械
- 下一篇:智能产科胸部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