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旧珍珠翻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4841.6 | 申请日: | 2015-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4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俞如旺;肖义军;林尧;黄义德;肖宽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6 | 分类号: | A01K61/5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大***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珍珠 翻新 方法 | ||
1.一种旧珍珠翻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中性洗涤液洗去旧珍珠表面的污渍,然后用稀酸溶液溶去其表面变性的珍珠层,用双氧水溶液漂白其表层,之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均匀的适合细胞在其中生长的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织工程支架,所述组织工程支架为一个可以容纳细胞在其中分裂生长的立体网络空间,将取自育珠蚌的外套膜游离细胞与粘附了组织工程支架的旧珍珠一起体外培养,使细胞在旧珍珠表面的组织工程支架中贴附、分裂、生长,再将旧珍珠插入育珠蚌的插核位置,在蚌壳上刻上相关标记,套上网眼孔径比珍珠直径小的网袋,采用常规的育珠蚌养殖方法养殖,垂直吊养与平养交替轮换,按约定的时间采蚌取珠。
2.一种旧珍珠翻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中性洗涤液洗去旧珍珠表面的污渍,然后用稀酸溶液溶去其表面变性的珍珠层,再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均匀的适合细胞在其中生长的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织工程支架,所述组织工程支架为一个可以容纳细胞在其中分裂生长的立体网络空间,将取自育珠蚌的外套膜游离细胞与粘附了组织工程支架的旧珍珠一起体外培养,使细胞在旧珍珠表面的组织工程支架中贴附、分裂、生长,再将旧珍珠插入育珠蚌的插核位置,在蚌壳上刻上相关标记,套上网眼孔径比珍珠直径小的网袋,采用常规的育珠蚌养殖方法养殖,垂直吊养与平养交替轮换,按约定的时间采蚌取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旧珍珠翻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除表面污渍:将旧珍珠用中性洗涤液浸泡过夜,擦拭干净,然后于蒸馏水中漂洗去洗涤液;
2)稀酸溶液溶去旧珍珠表面变性层;
3)漂白:用双氧水溶液漂白处理10~60分钟后,用蒸馏水漂洗旧珍珠,洗去表面的双氧水,然后再在旧珍珠表面粘附一层多聚赖氨酸膜;
4)制备旧珍珠支架层所用的模具:所述模具由模具Ⅰ和模具Ⅱ组成,模具Ⅰ由两个结构一样的中空半球构成,每个半球的内侧面有3条突起的棱,其中2条棱分别位于半球两侧边缘,另一条棱位于半球的中间,棱的长度为球体周长的1/2,3条棱的末端相应在球的南北极端相交,南极端相交处的棱切除部分形成凹口作为注胶孔,棱的高度0.02~2mm,边缘棱宽度为中间棱的一半;棱的作用在于支撑旧珍珠,使将旧珍珠放入模具后旧珍珠与半球内面之间的高度一致,棱的高度就是要填充的组织工程支架的厚度;使用时,先将旧珍珠放入一个半球中,然后将另一半球合拢,两个半球的边缘棱在两半球合拢后其侧面拼接在一起合为一条宽度与中间棱宽度一样的棱,两个半球合拢成一个球体,位于中间棱一端的球面是封闭的,而位于另一端的球面处留出一小孔作为注胶孔用于灌注组织工程支架液,此端对接处的棱切除部分,留出孔道使组织工程支架液能从此孔道同时灌注到模具中被棱隔开的4个空间中;模具Ⅰ用于完成旧珍珠组织工程支架制备的第一步,得到有凹槽的组织工程支架旧珍珠;模具Ⅱ由两个中空的半球组成,其内侧表面无突起结构,半球内径为旧珍珠直径和模具Ⅰ棱高度的2倍之和,两半球合拢后留有一注胶孔用于灌注组织工程支架液,利用模具Ⅱ完成凹槽的填补,得到组织工程支架层厚度相同的球形组织工程支架旧珍珠;
5)无菌条件下配制组织工程支架液:采用胶原蛋白、纤维蛋白 或壳聚糖作为支架材料,无菌条件下,将支架材料溶于纯水中,浓度为1.0wt%~3.0wt%溶液,待支架材料完全溶解后向其中加入2.5vol%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使戊二醛终浓度为0.01vol%~0.05vol%,搅拌均匀;
6)支架制备:先将步骤3)处理过的旧珍珠放置于模具Ⅰ中,将步骤5)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液灌注入模具Ⅰ,振荡摇匀10分钟,室温下静置2~12小时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交联,降温至4℃、10分钟后脱模;然后打开模具Ⅰ取出旧珍珠,再放置入模具Ⅱ中,使组织工程支架的凹槽的凹口处对准注胶孔,再注入步骤5)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溶液,以使第一次注胶时旧珍珠表面留下的凹槽填满组织工程支架液,室温下静置2~12小时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交联;然后取出,将注胶孔处的表面磨平,在-20 ℃条件下放置1~6小时冷冻成型,然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真空干燥6~24小时,真空度为12~20Pa,冻干温度为-20~-70℃,将旧珍珠浸泡于蒸馏水中洗去残留的戊二醛;
7)外套膜游离细胞获取:清洗蚌壳,撕取珍珠蚌的外套膜组织,切除边缘色线部分,去除内表皮,洗涤消毒后剪成小块,采用胰酶消化法消化组织块,用200 目绢网过滤去除残留的组织块,1000r/分钟离心分离出细胞,加入培养液吹散细胞沉淀,得到珍珠贝的外套膜组织游离细胞;
8)将步骤6)处理后的旧珍珠与外套膜分离的游离细胞一起在恒温培养箱中体外培养,培养液为完全培养液,采用RPM1640或M199或DMEM,加入最终体积分数为10 vol%~30vol%的血清,血清采用蚌血清或牛血清,培养温度26~37℃,培养时间1~6天,其间可多次更换培养液以保证细胞的贴附、分裂、生长,细胞贴附在旧珍珠表面的组织工程支架层纤维上或进一步分裂2~6次后,倒去培养液,用PBS缓冲液冲洗旧珍珠,去除未粘附在组织工程支架上的细胞;
9)将步骤8)得到的旧珍珠植入育珠蚌体内培育,为防止旧珍珠过大压迫内脏团,采用垂直吊养与水平吊养交替轮换;养殖时在育珠蚌外套上一个网格孔径小于珍珠直径的网袋,培育时间一般为6~24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48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鳍吻鮈亲鱼的人工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水珍珠养殖育珠及插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