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盐岩中酸不溶物的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4678.3 | 申请日: | 2015-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0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韩作振;赵延洋;闫华晓;赵辉;韩梅;孙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张红凤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 岩中酸不溶物 提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碳酸盐岩中酸不溶物的提取装置,包括反应器和过滤器,所述反应器由耐酸腐蚀的PVC材料制作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的底部开设有可伸入搅拌器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塞体,所述过滤器位于反应器的顶部,并且其外边沿与所述反应器顶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无缝连接,所述过滤器包括滤膜一、滤板二、用于支撑所述滤膜一的滤板一和用于固定所述滤膜一、滤板一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为橡胶材质,所述夹持部件的中部为柱形,两端向内延伸成圆环形,分别为位于顶部的圆环形一和位于底部的圆环形二,所述滤板一卡设在所述圆环形一内,所述滤膜一铺设在朝向所述反应器内部一侧的滤板一上,所述夹持部件的内壁设置有防止所述滤膜一向下滑动的垫圈,所述滤板二设置在滤膜一的下方;所述圆环形一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反应器的支柱,所述反应器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中酸不溶物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顶部的外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圆环形二整体套置在所述螺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中酸不溶物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滤膜二,所述滤膜二设置在滤板二的底面,在所述夹持部件内壁垫圈的下方设置有卡槽,所述滤膜二和滤板二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酸盐岩中酸不溶物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一和滤膜二均为耐酸的网格制成的,所述网格的孔径小于酸不溶物颗粒的直径;所述滤板一、滤板二均为PVC滤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提取装置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一定量的碳酸盐岩样品并将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保持反应器底部的塞体呈密封状态,将上述粉末加入到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反应一段时间,待反应不再冒泡时停止反应;
第三步、安装过滤器后将反应器倒置,打开塞体,在反应器的开口处安设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电机和位于电机下方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螺旋叶浆,搅拌轴伸入反应器内部,打开电机进行搅拌;
第四步、搅拌过程中即为动态过滤过程,固体物质即酸不溶物留在反应器内,液体物质即上清液透过过滤器,反应器内剩余物为酸不溶物,移除搅拌器并用塞体密封开口,将反应器正立放置;
第五步、将收集的酸不溶物重新加入反应器中,重新加入酸反应后,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并依此重复过滤三次;
第六步、过滤完成水洗后将上清液排出,将反应器内的酸不溶物取出、自然干燥后即可展开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46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芯片组织氧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课堂语音教学系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