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结构,及用电插头辅助插接导向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4416.7 | 申请日: | 2015-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8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徐鹤还;孙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46;H01R13/66;H01R13/631;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胡海滔 |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结构 用电 插头 辅助 插接 导向 部件 | ||
1.一种插座结构,所述插座结构具有连接电网电源的一个平滑的导向本体部(1),所述导向本体部包括:
第一表面(11),所述第一表面用来为用户识别所述插座结构的边界和位置;
第二表面(2),所述第二表面用作与导电插头(4)插接的电力接触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本体部进一步包括:
第三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平滑承接所述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2),使得所述第二表面(2)较第一表面(11)的平面成平滑曲面凹陷;
其中,所述第二表面(2)设有:
环状构形的无向性插槽(21),所述无向性插槽用于所述导电插头(4)沿与插接方向垂直的旋转方向的任意角度卡入且基本上不用调整任何位置;以及
设于所述无向性插槽(21)两端的卡锁部(22),所述卡锁部用来紧固导电插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本体部内并行设有:
第一连接层(20),所述第一连接层贴设于所述第二表面(2)底部,并且具有垂直映射所述无向性插槽(21)及卡锁部(22)构形的插头接触件(24);
第二连接层(30),所述第二连接层包括垂直映射所述第二表面(2)的无向性插槽(21)构形的第一导通电路(31)和第二导通电路(33),其中,所述第一导通电路(31)与第二导通电路(33)对称设置;以及
第三连接层(5),所述第三连接层包括垂直映射所述第二表面(2)的无向性插槽(21)构形的环形电力传输部(51)和垂直映射所述第二表面(2)的卡锁部(22)构形的电力截止部(52),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层(30)和第三连接层(5)所处平面共同限定导电插头(4)的电接触面积,环形电力传输部(51)具有被电力截止部(52)隔离的两个部分,其中,所述两个部分中的一个具有环形方向上的第一导向电流,并且所述两个部分中的另一个具有环形方向上的第二导向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连接层(5)与第一连接层(20)或第二表面(2)之间设置插头接触板(6),所述插头接触板(6)被配置成:
以机械结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20),并以电气方式连接第三连接层(5),从而根据插头接触板(6)的状态位置来导通或断开第三连接层(5),其中,第三连接层(5)和第二连接层(30)的电气结构部分相互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接触板(6)由第一断裂面(61)和第二断裂面(62)相互拼合而成,其中,第一断裂面(61)或第二断裂面(62)具有一定厚度并选用绝缘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接触板(6)被配置成:在导电插头(4)的导电铜片(41)的末端接触并挤压插头接触板(6)时,产生第一断裂面(61)和第二断裂面(62),从而产生一个圆环状断裂部分(64),作为导电铜片(41)向后端导电部分继续移动的通路,其中,所述第二断裂面(62)为与所述第二表面(2)的无向性插槽(21)的环形构形对应的圆形,第一断裂面(61)为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20)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接合面(26)和第二接合面(27),所述插头接触板(6)被配置成:通过第二断裂面(62)向外侧方向(63)的挤压移动推动第二接合面(27)向径向方向挤压导电铜片(41),从而将导电铜片(41)卡持在一个初始插入的位置;以及
通过断裂的动作开启一个电力开关器件,从而导通第三连接层(5),在第三连接层(5)上形成环形方向上的第一导向电流和第二导向电流,提供给所述导电插头(4)的导电铜片(4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层(30)被配置成直接连接AC交流电力线并获取电力;所述第三连接层(5)被配置成对导电插头(4)提供合适电力和获取来自导电插头(4)的用电设备标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44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