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雄性不育基因WMS及其花药特异性启动子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3817.0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1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付道林;倪飞;齐娟;吕波;罗明成;王树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2;C12N5/10;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雄性不育 基因 wms 及其 花药 特异性 启动子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雄性不育基因WMS及其花药特异性启动子的应用。本发明利用RNA测序技术对比了小麦近等基因系‘鲁麦15’和‘鲁麦15+Ms2’(简称‘鲁麦15Ms2’)在减数分裂初期的花药转录组,从中发现了只在‘鲁麦15Ms2’花药组织表达的基因WMS。WM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WMS基因编码的蛋白(即WMS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WMS基因启动子具有花药组织特异性驱动的活性,人为操作WMS基因能够改变小麦和短柄草的雄蕊育性。因此,本发明可用于实现目标基因的花药特异性表达、创建植物雄性不育特性、建立植物轮回选择体系、发展植物杂交制种技术。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雄性不育基因WMS及其花药特异性启动子的应用。
二、技术背景
植物雄性不育对于选择育种和杂交制种至关重要。在很多植物上,发现了大量的雄性不育株系,对于它们的收集和保存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宝贵的遗传和种质资源。近年来,人工创制的植物雄性不育系,尤其对于重要粮食作物水稻(Oryza sativa L.)和玉米(Zeamays L.),在生产上开始发挥作用。
美国先锋公司(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创制了新型种子生产技术(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SPT)(Waltz.2012.Nature Biotechnology 30:215-217)。在玉米上,SPT技术应用到3个关键基因:显性雄性可育基因Ms45,隐性雄性不育基因ms45和红色荧光(可视)标记基因DsRed2。先锋公司构建了携带Ms45和DsRed2各自表达框架的植物表达载体(简称Ms45-DsRed2),其中可育基因Ms45受花药特异性启动子驱动,可视标记基因DsRed2受组成型启动子驱动。先锋公司将Ms45-DsRed2载体导入玉米雄性不育系(ms45/ms45),创制了玉米雄性不育保持系DP-32138-1(ms45/ms45,Ms45-DsRed2/_)。DP-32138-1作为花粉供体,为玉米雄性不育植株(ms45/ms45)授粉,不育株上收获的种子再经可视荧光自动分拣技术,获得玉米雄性不育系(ms45/ms45)和玉米雄性不育保持系DP-32138-1(ms45/ms45,Ms45-DsRed2/_),其中的不育系可用于杂交种生产。在创制植物雄性不育系方面,利用花药特异性启动子驱动不育基因至关重要,有助于降低其它非预见性风险。在水稻上,罗等人(2006)通过cDNA差显技术鉴定到花药绒毡层特异性表达的基因RTS,该基因主要在减数分裂时期的绒毡层表达,其表达在植株开花前消失(Luo et al.2006.PlantMolecular Biology 62:397-408)。刘等人(2013)借助高通量技术发现了水稻花药特异性表达的基因LTP6,该基因编码脂类转运蛋白(Liu et al.2013.Planta 238:845-857)。总之,采用花药特异性启动子驱动植物雄蕊育性相关基因,对于雄性可育/不育系的创建和杂交种的生产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3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