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压缩感知的腹部器官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3413.1 | 申请日: | 2015-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5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张珏;王霄英;方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3/561 | 分类号: | G01R33/561;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刘美丽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压缩 感知 腹部 器官 动态 对比 增强 磁共振 成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腹部器官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脉冲序列生成、腹部器官数据采样和图像重建三部分,具体内容为:
1)磁共振成像脉冲序列包括三维梯度回波激发脉冲、空间编码梯度和信号弛豫序列,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1)三维梯度回波激发脉冲的射频激发脉冲各参数设置;
1.2)空间编码梯度包括层面选择梯度、相位编码梯度和频率编码梯度,分别对层选相位编码kz和层内相位编码ky两个维度进行优化,即两个维度依据CS理论分别进行亚采样,频率编码方向kx为全采样,具体实现过程为:
①采用蒙特卡洛法获得满足独立同分布的高斯分布二维观测矩阵,使得该观测矩阵与稀疏变换矩阵高度不相干,且高斯分布与k-space数据分布特点一致;
②对空间编码梯度进行CS优化,具体优化过程为:
依据观测矩阵对ky方向进行随机编码,即Δky为随机的不等间距,kz方向也同时进行随机编码,即Δkz为随机的不等间距,kx方向进行顺序编码;
1.3)信号弛豫序列,即在x、y、z三个梯度方向上分别施加扰相位梯度;
2)磁共振成像系统基于步骤1)生成的磁共振成像脉冲序列,对腹部器官DCE-MRI扫描各个时相的k-space数据进行压缩采样获得时间序列的原始采样数据;
3)对原始采样数据进行CS重建,即基于l1范式最小化的非线性算法重建获得腹部器官的DICOM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腹部器官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对原始采样数据进行CS重建,即基于l1范式最小化的非线性算法重建获得腹部器官的DICOM图像,具体过程为:
3.1)将原始采样数据解码得到频域信号的实部和虚部,重新排列成三维k-space数据;
3.2)对三维k-space数据做zero-filled后,x方向做一维傅立叶变换;
3.3)对三维k-space的亚采样数据在y-z平面内进行基于l1范式最小化的非线性重建得到图像数据,重建公式为:
minimizeλW||ψf||1+λTVTV(f)
subject to||Fuf-Si||2≤ε,
式中,f为目标图像数据,λW和λTV表示ψ稀疏表达和有限差分稀疏表达TV之间的权重,Fu表示与亚采样对应的傅立叶变换,Si表示不同CS加速倍数采集到的k-space数据,ε为阈值;
3.4)将图像数据以三维矩阵的形式存储,x-y平面即为成像层面,z方向为选层方向,对每个时相的目标图像数据,以DICOM格式进行重写恢复得到腹部器官的DICOM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腹部器官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1)三维梯度回波激发脉冲的射频激发脉冲的各参数设置为:激发角α设为15°,带宽设为125kHz,序列重复时间TR为4.9毫秒,回波时间TE为1.6毫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腹部器官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1)三维梯度回波激发脉冲的射频激发脉冲的各参数设置为:激发角α设为15°,带宽设为125kHz,序列重复时间TR为4.9毫秒,回波时间TE为1.6毫秒。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腹部器官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信号弛豫序列,即在x,y,z三个梯度方向上分别施加扰相位梯度,每个扰相位梯度的爬升率为120mT/m/ms,梯度面积为800mT·ms/m,幅值取系统梯度场强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34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