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C卡交易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3111.4 | 申请日: | 2015-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3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祥明;杨明;杨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34 | 分类号: | G06Q20/34;G06Q20/32;G06Q20/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后台管理系统 移动智能终端 次数信息 交易数据 校验 交易 发送 建立连接 交易请求 便利性 传输 响应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C卡交易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移动智能终端通过NFC模块与IC卡建立连接;IC卡传输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给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智能终端将所述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对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处理交易请求,并将后台管理系统的处理结果发送至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智能终端与IC进行交互,响应后台管理系统的处理结果。本发明提高了IC卡交易的便利性并能保证IC卡与后台管理系统交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融交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C卡交易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圈存、圈提、补登圈存等涉及IC卡写卡的金融交易均需要在POS终端、银行网点柜台等传统渠道上进行,由于网点和POS部署有限,这就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限制了金融IC卡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IC卡交易方法及系统,能够使得客户随时随地进行IC卡的交易,方便用户使用,并且能够保证IC卡与后台管理系统交易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IC卡交易方法,包括:
移动智能终端通过NFC模块与IC卡建立连接;
所述IC卡传输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给所述移动智能终端;
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将所述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后台管理系统;
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对所述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进行校验;
校验通过后,处理交易请求,并将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移动智能终端;
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与所述IC卡进行交互,响应所述后台管理系统的处理结果。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至少包括:IC卡号、IC卡余额、当前交易次数、授权请求密文(Authorization Request Cryptogram,ARQC)、发卡行应用数据(9F10,为PBOC标准IC卡中的一个TAG)、授权请求数据(ARQC源数据);其中,所述ARQC为ARQC源数据的密文,与交易次数相关;所述9F10包含IC卡余额,ARQC源数据包含交易金额及交易次数;IC卡每交易一次交易次数递增1。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生成一交易流水号,并将所述交易流水号及所述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后台管理系统。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台管理系统对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进行校验的过程为:解密ARQC,得到解密后的ARQC源数据,将解密得到的ARQC源数据与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中的ARQC源数据作比较,若比较结果相同,则所述授权请求密文校验成功,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后台管理系统报错给所述移动智能终端;解密9F10,得到解密后的IC卡余额,将解密得到的IC卡余额与含有交易次数信息的交易数据中的IC卡余额作比较,若比较结果为相同,则发卡行应用数据校验成功,若比较结果为不同,则后台管理系统报错给移动智能终端。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校验通过后,处理交易请求的过程包括:所述后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IC卡余额及所述ARQC源数据中的交易金额计算处理交易请求后的IC卡余额并生成授权响应密文(Authorization Response Cryptogram,ARPC)和发卡行脚本;其中,ARPC与ARQC、当前交易次数相关;所述发卡行脚本与所述IC卡当前交易次数、ARQC、交易金额及后台管理系统存储的密钥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3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