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无线测压系统及其测压电动开关器和数据采集收发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03071.3 | 申请日: | 2015-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4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洲;马宏伟;彭元东;李景全;王新志;张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7/13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无线 系统 及其 压电 开关 数据 采集 收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无线测压系统,及其电动开关器和数据采集收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进行分层采油通常所采用的电动开关器,一般需要电动开关器找到高含水层进行封堵,开采低含水层,电动开关器在测温、测压数据存储后,无法传输给地面,往往需要重新起下管柱,通过地面回放读取出地层数据,根据数据结果了解电动开关器的有效性以及封隔器的密封性。使用这种电动开关器,存在着两大缺陷,首先,电动开关器具有测生产流压功能,监测存储的是油管内生产流压,没有监测封堵层的静压功能,不能真实反映生产井的压力趋势变化;其次,需要重新起下生产管柱,才能读取井下数据,这样造成了现场工作量较大,占产时间长,工作人员工作强度高,极大的影响了油田的生产效率,因此,效率低,生产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井下无线测压系统,及其电动开关器和数据采集收发器,用以解决现有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包括:
井下无线测压系统,包括随工具下入井下的数据采集收发器(30)和井下的测压电动开关器;所述测压电动开关器包括一个固定收发器(4);所述数据采集收发器(30)包括一个数据采集收发模块(21);所述数据采集收发模块(21)与固定收发器(4)无线通讯,通过该无线通讯方式,所述数据采集收发器(30)向对应层的测压电动开关器发送命令,测压电动开关器将其测量到的信息传输到数据采集收发模块(30)。
测压电动开关器,包括压力监测传感器、电机和电机驱动的进液开关,测压电动开关器还包括一个用于无线通讯的固定收发器(4),固定收发器(4)用于与所述压力监测传感器进行数据交换。
测压电动开关器还包括上连接头、缸套和设于缸套内部的主体、下连接头,所述上接头和所述缸套以及主体构成的封闭空间内设置所述固定收发器(4),上连接头内设有导向体,导向体以下、所述封闭空间以上空间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收发器(4)的天线。
所述压力监测传感器还连接有用于储存地层压力数据的存储模块。
数据采集收发器,包括封闭的壳体,壳体内设有数据采集收发模块(21)。
所述壳体包括绳帽、主体部分和堵头;壳体内设有电路板和电池,数据采集收发模块(21)安装于电路板上。
采取本发明的测压系统,在进行油井逐级找水时,可以获得单层静压数据,实现了油井堵层、生产层的压力实时变化趋势,因此实现了油水井的动态调整,提高了生产实效性;此外,利用无线传输测压电动开关器,无需取出井下电动开关器即可完成井下动静压力的读取,因此避免了频繁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地层动静压力不同时刻的监测并存储,将有利于地层压力的监测和分析。
进一步的,需要读取数据时,不动管柱、不停抽的情况下,通过地面偏心井口下入井下数据采集收发器,到达无线传输测压电动开关器的附近,读取该个电动开关器存储的地层信号,上提出偏心井口,进行生产状态数据回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无线传输测压电动开关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图1中的A-A剖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中所应用的无线数据采集收发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中所应用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原理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无线传输测压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测压电动开关器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连接头1、导向体2、缸套3、固定收发器4、传感器座6、压力传感器7、控制电路板8、电池组9、电机10、丝杠活塞11、主体12、进液孔13、下连接头14、压力监测仓堵头15、固定收发器仓堵头16。
上连接头1与缸套3之间、缸套3与主体12之间、主体12与下连接头14之间均通过丝扣连接。上连接头1中设有一个上导向体2,与上连接头1丝扣连接,导向体2的上斜面便于井下工具的顺利通过;另外,固定收发器4的天线伸出缸套3,所以导向体2下方区域也为天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位置,使天线不受下放工具的影响,也最大程度地利用了中心管柱的狭小空间,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尽量以最少的结构改进实现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3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电视墙的视频上墙配置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车轮螺栓预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