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字子集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2966.5 | 申请日: | 2015-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0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全斌;刘云田;宁宏晓;刘凤智;张立军;尹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刘飞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字 子集 构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十字子集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的主要地质目标向隐蔽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转移,地震勘探工作也由常规的三维地震转向高精度三维地震。为了获取高精度的三维地震数据,往往需要进行三维空间域线性干扰压制处理。尽管目前地震采集数据的密度越来越高,但单个三维炮集数据的接收线距相对线性噪音波长还是过大,造成CrossLine方向波场的不连续,因此不能直接进行三维空间域线性干扰压制处理。现阶段,十字子集技术是构建高密度三维数据集的唯一方法。十字子集能较全面地刻画线性干扰波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提高子集数据在CrossLine方向波场的连续性,有利于对干扰波的准确识别与压制。
现有技术中往往先将排列片和与该排列片相关的全部炮点组合成三维观测系统的模板,该模板可以称为单束线。然后通过多次滚动所述单束线,从而实现观测区域的满覆盖。最后可以在满覆盖的三维地震数据中提取十字子集。
在实施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如果需要n束线才能实现观测区域的满覆盖,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则必须采集n束线的数据才能构建十字子集数据,束线不足n束时则构建不出十字子集。因此,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地震波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处理数据的时效性很低。另外,由于需要实现观测区域的满覆盖,从而导致参与构建的数据量大,数据分选慢。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字子集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能够快速有效地构建十字子集,方便后续三维空间域线性干扰分析及压制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十字子集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十字子集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单束线观测系统,所述单束线观测系统至少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接收线和第二预设数量的炮点,且在每条所述接收线上布置有第三预设数量的接收点;
根据所述单束线观测系统,获取地震波数据;
根据各个炮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各条接收线之间的距离,计算每一个所述炮点至各条接收线的矢量非纵距;
根据所述矢量非纵距以及各个接收点的位置,将所述地震波数据进行数据重排,得到重排后的地震波数据;
从所述重排后的地震波数据中提取十字子集。
一种十字子集的构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观测系统建立单元,用来建立单束线观测系统,所述单束线观测系统至少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的接收线和第二预设数量的炮点,且在每条所述接收线上布置有第三预设数量的接收点;
地震波数据获取单元,用来根据所述单束线观测系统,获取地震波数据;
矢量非纵距计算单元,用来根据各个炮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各条接收线之间的距离,计算每一个所述炮点至各个接收线的矢量非纵距;
数据重排单元,用来根据所述矢量非纵距以及各个接收点的位置,将所述地震波数据进行数据重排,得到重排后的地震波数据;
十字子集提取单元,用来从所述重排后的地震波数据中提取十字子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十字子集的构建方法及装置,通过建立特殊的单束线观测系统并通过数据重排的方法,可以实现多束线观测系统的作用,能够采集到更加密集的地震波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十字子集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能够在采集到地震波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立即对所述地震波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时效性,能够快速有效地构建十字子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十字子集的构建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建立的单束线观测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数据重排后的地震波数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数据重排提取的十字子集的偏移距分布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建立的单束线观测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观测系统变换之前提取的十字子集的偏移距分布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观测系统变换之后提取的十字子集的偏移距分布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建立的单束线观测系统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拆分单束线观测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2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