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酒糟浓浆制做发酵蛋白饲料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02675.6 | 申请日: | 2015-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郭站渠;邵景超;李元晓;赵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易联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1/06 | 分类号: | A23K1/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糟 制做 发酵 蛋白饲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特别是一种酒糟浓浆制做发酵蛋白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浓浆是玉米在发酵生产酒精后,除去滤渣后的滤液经真空蒸发浓缩后浓稠液体物质,也称之为可溶性发酵浓缩液。其特点是含水量高(70%),物理性质粘稠,很难单独烘干。目前酒精厂通用的做法,是将其混合入粗渣中,与粗渣一起烘干,生产干燥的粉状物质,作为饲料原料。这种做法不但成本高(每生产一吨干燥物的烘干费用为600元),且由于烘干时要经过高温蒸发处理,其营养价值降低很多(约10%左右)。如果不进行烘干处理,而在液体状态下将其直接利用,就可省略烘干工艺,节省费用,且营养价值保存完好,饲喂效果高,那么如何实现,至今未见有公开报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酒糟浓浆制做发酵蛋白饲料的方法,可有效解决酒糟浓浆制做发酵蛋白饲料生产费用高,营养成分损失大,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1)浓浆碱处理:在玉米酒糟浓浆中加入碱进行处理,使玉米酒糟浓浆的pH值为6.8-7.2;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量比为2︰1;
(2)加入益生菌:在碱处理后的玉米酒糟浓浆中于37-41℃下,边搅拌边加入益生菌,当玉米酒糟浓浆的pH值达到5.8-6.2时,停止加益生菌;
所述的益生菌为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放线菌或丝状菌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菌;
(3)配料:向玉米酒糟浓浆中搅拌下加入豆粕和棉粕的混合干料,并混合搅拌,制成混合料;
浓浆与混合干料的重量比为1︰1-1.5;混合干料中豆粕和棉粕的重量比为3︰1;
(4)发酵:将步骤(3)制成的混合物密封,在室温下发酵7-10天,即为成品。
本发明原料丰富,制备方法简单,易生产制备,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废物利用,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包括以下步骤:
(1)浓浆碱处理:在玉米酒糟浓浆中添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以重量比为2︰1组成的碱,调整玉米酒糟浓浆的pH值为7;
(2)加入益生菌:在碱处理后的玉米酒糟浓浆中于39℃下,边搅拌边加入乳酸菌,当玉米酒糟浓浆的pH值达到6时,停止加乳酸菌;
(3)配料:向玉米酒糟浓浆中搅拌下加入豆粕和棉粕的混合干料,并混合搅拌,制成混合湿料;
浓浆与混合干料的重量比为1︰1.2;混合干料中豆粕和棉粕的重量比为3︰1;
(4)发酵:将步骤(3)制成的混合湿料装入塑料袋,密封,在室温下发酵7-10天,即为成品。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还可由以下步骤实现:
(1)浓浆碱处理:在玉米酒糟浓浆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以重量比为2︰1组成的碱,使玉米酒糟浓浆的pH值为6.9;
(2)加入益生菌:在碱处理后的玉米酒糟浓浆中于40℃下,边搅拌边加入放线菌和丝状菌的混合菌,放线菌和丝状菌的重量比为1︰1,当玉米酒糟浓浆的pH值达到5.9时,停止加混合菌;
(3)配料:向玉米酒糟浓浆中搅拌下加入豆粕和棉粕的混合干料,并混合搅拌,制成混合湿料;
浓浆与混合干料的重量比为1︰1.1;混合干料中豆粕和棉粕的重量比为3︰1;
(4)发酵:将步骤(3)制成的混合湿料置于塑料袋内,在室温下发酵7-10天,即为成品。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包括以下步骤:
(1)浓浆碱处理:在玉米酒糟浓浆中加入碱进行处理,使玉米酒糟浓浆的pH值为7.1;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量比为2︰1;
(2)加入益生菌:在碱处理后的玉米酒糟浓浆中于40℃下,边搅拌边加入酵母菌或芽孢杆菌,当玉米酒糟浓浆的pH值达到6.1时,停止加酵母菌或芽孢杆菌;
(3)配料:向玉米酒糟浓浆中搅拌下加入豆粕和棉粕的混合干料,并混合搅拌,制成混合湿料;
浓浆与混合干料的重量比为1︰1.4;混合干料中豆粕和棉粕的重量比为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易联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易联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2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