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模具及其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0759.6 | 申请日: | 2015-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9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 发明(设计)人: | 何鹏申;陈世涛;丁文军;何桂娇;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张金玲,吴兰柱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模具 及其 压料芯 行程 限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的压料装置通常通过限位螺栓或侧销设在上模座,再一起安装在大型压力机上进行生产,模具压料安全及行程限位装置在冲压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安全及行程限位装置设置不当或不能抵抗冲压过程中冲击力的冲击将会导致模具的损毁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冲压模具中活动部件(压料芯、托料芯、斜楔滑块等)的限位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
如图1所示,冲压模具中活动部件采用安全限位螺栓101进行安全限位,这一限位方式,整个活动部件仅使用安全限位螺栓101,安全性能较差,冲压过程中螺栓的螺纹处受力较大,容易造成螺栓断裂,且螺栓与活动部件之间为刚性冲击,噪音较大。
如图2所示,冲压模具中活动部件采用侧销102进行安全限位,这一限位方式,安全性能较好,但需要加工活动部件上的限位槽、侧销固定座平面以及侧销孔,导致加工成本较高,且侧销102和活动部件之间也为刚性冲击,噪音亦较大。
因此,提供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以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限位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便满足冲击力要求,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以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限位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便满足冲击力要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的冲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接于压料芯,其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柱轴向穿过上模座,且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轴向可滑动地套装于所述限位柱,且在所述上模座处于远离所述压料芯的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板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上设置导套,所述导套沿轴向与所述限位柱导滑连接,所述导套上设有聚氨酯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为聚氨酯垫块。
优选地,所述限位柱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中间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均小于所述中间段的外径,所述限位柱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固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螺合的第一紧固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与所述压料芯之间的第一弹簧垫和第一平垫,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紧固螺母远离所述压料芯一侧的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插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段。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合的第二紧固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二紧固螺母与所述限位板之间的第二弹簧垫和第二平垫,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紧固螺母远离所述限位板一侧的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插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冲压模具,包括压料芯和安装于所述压料芯的若干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所述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为如上所述的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包括工作行程限位机构和安全行程限位机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用于冲压模具,该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接于压料芯,其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柱轴向穿过上模座,且其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轴向可滑动地套装于所述限位柱,且在所述上模座处于远离所述压料芯的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板相贴合;在工作过程中,上模座运动至上述极限位置时,限位块的表面与限位板的板面相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面接触代替了螺栓限位方式,提高了限位可靠性、限位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了冲击力的要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中,其限位块上设置导套,所述导套沿轴向与所述限位柱导滑连接,这样,限位柱还提供的导向作用,以便于上模座能够沿着限位柱轴向滑动,替代了压料芯的导柱结构,从而简化了模具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压料芯行程限位机构中,其限位块为聚氨酯垫块,这样,在限位过程中,由于聚氨酯垫块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为冲击件提供缓冲,从而避免了刚性碰撞冲击,显著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0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