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abVIEW开放性微电网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0609.5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3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殷明慧;周睿;江明河;李伟杰;卜京;谢云云;蔡晨晓;邹云;徐洋超;路英伟;刘尚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网 控制模块 实验平台 电源单元控制 算法库 开放性 电源单元模块 二次开发接口 界面显示模块 变流器模块 数据库模块 二次开发 实验需求 算法实现 写入控制 依次相连 运行控制 电源 调度 | ||
1.一种基于LabVIEW开放性微电网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源单元模块、变流器模块、电源单元控制模块和微电网控制模块,还包括界面显示模块、算法库模块和数据库模块,该三个模块均与电源单元控制模块、微电网控制模块相连;
其中,电源单元模块用于给微电网提供电能;
变流器模块用于控制电源单元即用于控制光伏、储能和风电的并网发电以及模拟风机转动;所述变流器模块包括五个变流器,该五个变流器包括一个拖动变流器、一个整流变流器和三个并网变流器;
其中,拖动变流器的输入侧接配电网,输出侧接电机拖动单元;
整流变流器的输入侧接发电机单元,输出侧接第一并网变流器的输入侧,第一并网变流器的输出侧接配电网;
第二并网变流器的输入侧接光伏电源单元,第二并网变流器的输出侧接配电网;
第三并网变流器的输入侧接储能电源单元,第三并网变流器的输出侧接配电网;
电源单元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变流器,实现电源单元的运行控制;
微电网控制模块用于调度电源单元控制模块,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协调优化运行,并提供二次开发接口;
算法库模块用于提供电源单元的控制算法和数据管理算法,并开放二次开发接口;
数据库模块用于接收电源单元控制模块和算法库模块的数据信息,并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界面显示模块用于对电源单元控制模块和微电网控制模块进行基于LabVIEW的图形化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abVIEW开放性微电网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模块包括风电电源单元、光伏电源单元和储能电源单元,其中风电电源单元包括电机拖动单元和发电机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abVIEW开放性微电网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电源单元控制模块通过自动化设备通讯规范ADS,将电源单元硬件设备映射至LabVIEW软件实验平台并封装成图形化模块,电源单元控制模块提供控制量和运行数据信息接口,对各电源单元进行启停、控制参数写入和运行数据信息监测操作;电源单元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用于控制光伏电源单元工作的光伏单元控制模块;
用于控制储能电源单元工作的储能单元控制模块;
用于控制拖动电机和发电机工作的风电单元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abVIEW开放性微电网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微电网控制模块提供消峰填谷控制模块和平滑微电网功率输出控制模块;
其中,消峰填谷控制模块,根据电网所处的峰/谷运行时段以及用电供需平衡状况,通过调度储能电源单元支撑电网;
平滑微电网功率输出控制模块,根据电源单元的能量波动,针对每个电源单元产生的发电目标,平滑微电网的功率输出,减少对电网的冲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abVIEW开放性微电网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算法库模块包含各电源单元的控制算法和数据管理算法;
其中,控制算法利用数据库模块的电源单元运行数据信息,自动实现控制电源单元的运行,通过电源单元控制模块实现控制量下达至变流器硬件设备完成控制功能;
数据管理算法提供各电源单元数据处理的算法,描述电源单元运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abVIEW开放性微电网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界面显示模块包括界面管理模块、看门狗管理模块和报警管理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abVIEW开放性微电网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并网变流器的规格参数为:交流侧额定功率10kW、交流侧额定电压380Vac、交流侧额定频率50Hz、交流侧额定输出电流15A;拖动变流器的规格参数为额定输出功率15kW、交流侧额定输入电压380Vac、交流侧额定输入频率50Hz、额定输入电流23A;整流变流器的规格参数为额定输入功率10kW、交流侧额定输入电压400Vac、交流侧额定输入频率50Hz、交流侧允许频率范围0-320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06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