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流式在轨气液分离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99751.2 | 申请日: | 2015-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6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崔村燕;司平均;张宇;胡京徽;陈景鹏;辛朝军;樊东磊;王岩;王平;颜文娴;程龙;李岩;马昕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B64D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柴智敏 |
| 地址: | 10141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 轨气液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在轨服务技术领域,是一种液体推进剂在轨补给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航天器在轨补给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各航天大国竞相发展在轨补给技术。在轨加注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气液分离措施,保证供给方提供不含气推进剂,以增大受补给贮箱的充满率。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气泡会悬浮在推进剂中,实现这个过程就变得很困难。目前,气液分离方式包括:利用隔膜将推进剂与增压气体隔离,利用离心、推进等方式模拟重力,利用液体表面张力等(PeterKittel.OrbitalResupplyofLiquidHelium[J].J.Spacecraft.1986,23(4):391-396.)。气液分离技术直接关系到补给方式的选择、补给速度、受补给贮箱最终充满率等。推进剂在轨补给要以快速、高效、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气液分离技术为前提。
虽然隔膜贮箱和表面张力贮箱得到在轨应用,但存在着如下缺点:
1)隔膜式贮箱的隔膜存在氧化、腐蚀、渗透等问题,使用寿命很有限,贮箱重量大,排出效率有限。橡胶隔膜与推进剂存在相容性问题,且不能用于低温推进剂。
2)表面张力贮箱作为供给贮箱,在加注流量较大时会排出气泡,从而限制了补给速度。表面张力比较小,内角处形成的气液界面极易受到加速度扰动的影响,叶片结构在10-4g至10-3g加速度下就会失效。网屏刚度低、易变形、容易阻塞、可靠性低。多孔板孔径在微米数量级,难以加工。贮箱内部结构复杂,制造有一定难度,成本较高(李治.卫星用表面张力贮箱设计研究[D].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离心力的在轨气液分离装置,目的是在推进剂在轨补给过程中,向补给方提供不含气体的纯液体推进剂,揭示微重力环境中气液两相流行为特性,获得空间旋流式气液分离器设计的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离心力的在轨气液分离装置主要包括一段螺旋形空心圆管,圆管的一端为气液混合物的入口,另一端分隔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气体出口,另一部分为液体出口。当气液混合物从入口进入螺旋形空心圆管后,由力学原理知,离心加速度为
式中,a为离心加速度(m/s2),v为流速(m/s),r为螺旋半径(m)。作用在液滴上的力有离心力、气体阻力。
液滴受合力作用向螺旋管外侧运动。液滴所受离心力为
Fl=mla=ρlVla(2)
式中,ml为液滴质量(kg),ρ为液滴密度(kg/m3),Vl为液滴体积(m3)。
气体对液滴的阻力与液滴在空心圆管截面上的运动速度平方、液滴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气体密度成正比,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R为气体对液滴的阻力,ξ为阻力系数,ω为液滴在空心圆管截面上的运动速度(m/s),d为空心圆管截面的直径,液滴运动距离为d时所需时间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9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膨胀保护的新型锂电池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苏铁双黄酮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