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99263.1 | 申请日: | 2015-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7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谢鹏;马砚芳;郭锦州;傅同岗;程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淮安清江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32 | 分类号: | H02K3/32;H02K3/30;H02K15/10;H02K15/12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王晓燕 |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 kv 高压 电机 成型 线圈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线圈呈梭形,包括两端部及直部,其包括多根由绝缘材料绕包的铜扁线(1)、外包于多根铜扁线的云母绝缘层(2)、外包云母绝缘层(2)的半导体介质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云母绝缘层(2)由3至7层的少胶成分的云母绝缘带以半叠包的方式缠绕而成,云母绝缘层(2)厚度≤2.4mm;所述的云母绝缘层(2)、半导体介质层(3)构成线圈主绝缘层,半导体介质带以半叠包的方式外包在外包云母绝缘层(2)上形成半导体介质层(3),线圈主绝缘层厚度≤2.5mm;线圈直部浸入树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包铜扁线(1)为由绝缘材料包裹的圆角铜扁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其特征在于:线圈的云母绝缘层(2)是由加入低、中或高介电绝缘添加物的少胶粉云母带包扎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其特征在于:半导体介质层(3)由半导体带或半导体漆制成。
5.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云母带绕包铜扁线(1)绕制线圈;
2)用环氧玻璃少胶粉云母带和环氧聚酯薄膜少胶粉云母带在线圈外面混合半叠包3至7层作为线圈的云母绝缘层(2);
3)在线圈云母绝缘层(2)外面半叠包一层整浸低阻防晕带作为半导体介质层(3);
4)在单支线圈包扎线圈主绝缘后,将线圈端部先用聚四氟乙烯脱模带(5)平包一层,再用热收缩薄膜交织布绝缘保护带(6)半叠包一层,包扎范围为由线圈端部延伸至线圈直部端部,线圈直部端部处用胶带(7)封边;
5)将包扎严实的线圈水平放置在专用浸漆工装上,浸漆液平面高于线圈直部低于线圈端部最高处;
6)线圈经过真空压力浸漆并烘焙固化后,将线圈端部延伸的聚四氟乙烯脱模带(5)和热收缩薄膜交织布绝缘保护带(6)去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加工方法,其特在于:在步骤5)中,浸漆过程包括
a)线圈预热100±5℃,到温后保温3小时;
b)线圈装罐,温度50-60℃, 线圈水平放置在专用浸漆工装上,线圈仅放一层;
c)抽真空,真空度小于100pa;
d)保真空,真空度小于100pa,时间5小时;
e)输浸渍漆,树脂(4)温度30-40℃,树脂(4)粘度小于45厘泊,漆面液位线高于线圈直线部分高度10-40mm,如图3所示;
f)加压到0.5MPa,时间为0.5-1小时;
g)保压在0.5 MPa,时间为5小时;
h)排压,时间为0.5-1小时;
i)回漆,压力0.2-0.25 MPa,时间0.5-1小时;
j)滴漆,解除压力,时间为0.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烘干时,将线圈垂直悬挂于烘干工装上,线圈的引线端朝上,130±5℃保温4小时,155±5℃保温1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加工方法,其特在于:在步骤6),去除聚四氟乙烯脱模带(5)和热收缩薄膜交织布绝缘保护带(6)后,进行绕组定子嵌、排线作业,作业完成后将有绕组定子铁芯再进行一次真空压力VPI浸渍烘焙固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用少胶成分0.13mm厚、25mm宽的环氧玻璃少胶粉云母带和环氧聚酯薄膜少胶粉云母带在铜扁线外面混合半叠包7层作为云母绝缘层(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10KV高压电机成型线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圈云母绝缘层(2)外面半叠包一层0.08mm厚25mm宽的整浸低阻防晕带作为半导体介质层(3),线圈主绝缘层的厚度为1.88mm-2.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淮安清江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淮安清江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92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