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筛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引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8348.8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6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吕暾;乔春晓;王立波;谢思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筛选 枯草 芽孢 杆菌 荧光 定量 pcr 内参 基因 引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筛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引物。
背景技术
枯草芽孢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有的菌株是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的重要生产菌;有的菌株具有强烈降解核苷酸的酶系,故常作选育核苷生产菌的亲株或制取5'-核苷酸酶的菌种。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此菌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与其调节机制研究较清楚。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
荧光实时定量 PCR(qRT-PCR) 具有操作简单, 成本较低, 灵敏度高的优势, 经常被用来研究目的基因的表达。一些对宿主对病原菌应激反应的研究, 其转录水平的研究常常基于qRT-PCR实验。而相对荧光定量实验需要表达稳定的管家基因作为内参。管家基因是典型的组成性基因, 在稳定或是病原应激的细胞中, 管家基因都能相对较稳定表达。 但是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管家基因的表达量还是有差异的。因此确定稳定表达的管家内参基因对获得准确的 qRT-PCR 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筛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引物。本发明中的3对内参基因引物序列特异性扩增高,扩增效率接近,线性相关性好,可用于检测枯草芽胞杆菌168菌株中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引物,所述的引物序列为clsA F: GGGTCCAGAACGCTGAGAA,clsA R: AAAGCCTCCGACATAACCG;dnaN F: GCACTTGCCGCAGATTGA,dnaN R: AATGCAAGACGGTGGCTATC;rpoB F: TGTCCGCATTGATCGCAC,rpoB R: TCAAGCGTATTTCGCAGGTA。
本发明采用的3对内参基因引物,可作为多内参体系应用于荧光定量PCR检测。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方法,所述步骤包括如下:1)菌体总RNA的抽提、质量检测及cDNA合成;2)SYBR Green 实时定量PCR扩增;3)内参基因的筛选。
所述步骤1)中的具体步骤为:
(1)挑取枯草芽孢杆菌单菌落转接瓶中,加氯霉素至终浓度为5μg/mL,培养至对数期,OD600为0.6时,加1mM IPTG诱导, 6小时后进行RNA的提取;
(2) 取2mL菌液,12,000rpm离心收集细胞,加入液氮研磨三次,研磨充分呈白色粉末状;
(3) 加入2mL Trizol至研钵中,并将研钵中的液体全部转移至离心管中;
(4) 将裂解后样品或匀浆液室温放置 5-10 min,使得核蛋白与核酸完全分离;
(5) 加入0.4 mL 氯仿,剧烈振荡15 sec,室温放置3 min。12,000 rpm 4℃离心10 min;
(6) 吸取上层水相转移至干净的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混匀,室温放置20 min;
(7) 12,000 rpm 4°C 离心10 min,弃上清;
(8) 加入1 mL 75%乙醇洗涤沉淀,12,000 rpm 4°C 离心3 min,弃上清,室温干燥5-10 min;
(9) 加入30-50 µL RNase-free ddH2O,充分溶解RNA;
(10)取适量RNA样品,加入10×Loading Buffer,100V电压下,进行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
(11)将RNA进行合理倍数的稀释,测其A260及A280数值,检测RNA的纯度;
(12) 利用全式金公司的逆转录试剂盒,将RNA分别逆转录为cDNA,每一个逆转录体系中加1μg RNA,42℃逆转录15min,85℃ 5s,去除逆转录酶活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8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