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调节超燃进气道唇口张角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7228.6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飞;王复春;童木华;陈强;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道唇口 可动 丝杠 进气道 活动螺母 试验装置 一端连接 张角 旋转驱动机构 角度传感器 旋转驱动力 闭环控制 规律变化 进气道壁 控制模块 控制旋转 气动性能 驱动机构 驱动丝杠 实时检测 枢轴转动 预先建立 自起动 唇口 枢接 枢轴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超燃进气道唇口张角的试验装置,包括:限定出进气道唇口的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可动部分的末端通过一枢轴枢接至进气道壁;丝杠;活动螺母;连杆,其一端连接至可动部分,另一端连接至活动螺母;旋转驱动机构,其驱动丝杠旋转,以使可动部分相对于枢轴转动,从而改变进气道唇口的角度;角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其内预先建立有丝杠的旋转角度与进气道唇口的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以及实时检测的丝杠的旋转角度,控制旋转驱动机构输出一定的旋转驱动力,从而使实时的进气道唇口角度达到指定值或依照指定的规律变化,实现闭环控制。本发明可获得进气道连续变唇口时的动态气动性能、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气道风洞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超燃进气道唇口张角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进气道是冲压发动机的一个重要气动部件,其设计形式和参数对发动机的运行能力、工作性能均存在显著影响。高超声速进气道通常都采用定几何方案,在飞行过程中唇口角一般不再变化。而进气道实际飞行工作包线一般既包含较低马赫数,同时也包含较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身固有的特性是其在低超声速时必须在较小的唇口角(即捕获面积小)下才能自起动,而在高超声速时则需要较大的唇口角(即捕获面积大)才能获得理想的流量和压缩性能。
如上所述进气道在低超声速时的起动性能和在高超声速时的捕获流量、压缩性能往往是一对矛盾,因此冲压进气道变唇口方案近年来成为设计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进气道试验领域,由于进气道模型进行了缩比,尺寸减小很多,往往设计成不同的固块形式来改变进气道的唇口,此方法只能阶梯改变有限个数的唇口角,每次吹风只能得到一个唇口角度下的进气道气动性能,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同时其无法获得连续变唇口角时进气道的动态特性,也就无法获得连续变唇口时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
近年来也有设计者尝试在进气道上安装涡轮蜗杆组合电机,通过蜗杆的前后移动来推动唇口转动,但是这种直接驱动的方式有一些缺点,如驱动机构必须安装在唇口附近,这对进气道入口流场影响很大,使得试验结果不准确。另一方面此种方法无法安装角度传感器,即无法在试验过程中实时测量唇口角度,所以试验系统只能开环控制,无法实现闭环控制,其抗干扰能力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自动调节超燃进气道唇口张角的试验装置,角度传感器通过测量丝杠转动来实时测量唇口角度,并且电机无需安装在唇口附近,安装位置灵活,对流场干扰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自动调节超燃进气道唇口张角的试验装置,包括:
限定出所述进气道唇口的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所述可动部分的末端通过一枢轴枢接至进气道壁;
丝杠;
活动螺母,其与所述丝杠螺纹配合,以可沿所述丝杠移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丝杠;
连杆,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可动部分,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活动螺母;
旋转驱动机构,其连接至所述丝杠的一端,驱动所述丝杠旋转,以使所述可动部分在所述连杆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枢轴转动,从而改变所述进气道唇口的角度;
角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丝杠的另一端,用于检测所述丝杠的旋转角度;
控制模块,其内预先建立有丝杠的旋转角度与进气道唇口的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以及所述角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的丝杠的旋转角度,控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输出一定的旋转驱动力,从而使实时的进气道唇口角度达到指定值或依照指定的规律变化。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自动调节超燃进气道唇口张角的试验装置中,所述丝杠、所述连杆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气道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7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