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陶瓷盘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96053.7 | 申请日: | 2015-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2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倪明亮;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7/02 | 分类号: | H01F7/02;H01F1/09;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 地址: | 61004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陶瓷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磁性圆盘及其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磁性陶瓷盘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盘式磁选(磁分离)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冶金、矿山、有色金属、黄金、电力和水处理等行业中,现有的盘式磁选(磁分离)设备,如:CN2721618Y“稀土磁环分离净化废水装置”、CN101327464A“一种盘式磁选机”和CN2077328U“圆盘型永磁弱磁磁选机”等专利中均具有永磁实心圆盘,且均为永磁体靠磁力吸附于支撑板上,再用厚度在2~5mm的不锈钢薄钢板将永磁体密封,使之不直接接触磁性物。这些现有装置的永磁体没有直接接触到浆料或磁性物质,而是人为设置一层不锈钢薄钢板隔层。从理论上分析,距离永磁体表面10mm的范围内的磁场强度的衰减最为严重,该隔层就严重影响永磁体的作用效率。另外,上述专利中公示的盘式磁选(磁分离)设备均采用刮渣条强制性卸渣,由于不锈钢薄钢板摩擦系数较高,导致不锈钢薄钢板和刮渣条的磨损较大,严重降低使用寿命。再者,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磁盘还存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等缺陷。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磁性陶瓷盘及其生产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陶瓷盘及其生产工艺,该磁性陶瓷盘具有永磁体利用率高,表面摩擦系数低,结构和生产工艺简单,加工难度小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磁性陶瓷盘,包括有永磁体和圆环形支撑板,所述永磁体由粘结胶粘贴固定于支撑板的上、下表面;所述永磁体的表面粗糙度在Ra0.4~Ra0.025之间,表面湿滑动摩擦系数在0.03~0.08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永磁体是由多个磁块构成;各相邻磁块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粘结胶和粒径在325目以下硬质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硬质非金属粉末为莫氏硬度在6.5~7.5之间的硬玉、石英石、榴石、橄揽石或电气石;粘结胶与硬质非金属粉末按体积1:1~1:3之间的比例混合。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永磁体为烧结铁氧体或烧结钕铁硼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由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材料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直径为300~2000mm,厚度为6~10mm,环宽在100~1000mm。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粘结胶为丙烯酸酯结构胶、环氧结构胶或聚氨酯结构胶。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磁性陶瓷盘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板裁成圆环支撑板;
b、将永磁体以一定的排列方式通过粘结胶均匀粘结在支撑板两侧,并采用粘结胶和粒径在325目以下硬质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将永磁体之间的间隙严密填充;
c、将经过上述加工之后的磁性陶瓷盘放置烘箱内,在70~100℃的条件下烘烤30min~60min;或自然放置24~36h,以固化粘结胶;
d、将经固化后的磁性陶瓷盘两个侧面进行镜面磨抛;
e、将盘面进行清洗。
在上述步骤d中:
1)打磨压强控制在1~4MPa之间;
2)抛光压强控制在3~6MPa之间;
3)抛磨盘面温度控制在0~45℃之间;
4)打磨需在有水或者油充当介质的条件下进行,介质沉淀净化后循环使用;
5)水或者油介质带压给入盘面;
6)水或者油介质给入压力在0.1MPa~0.5MPa;
7)打磨依次采用100目、500目、1000目、2000目和3000目金刚水磨片,直至盘面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Ra0.025;
8)抛光采用毡轮抛光轮。
由上所述,该磁性陶瓷盘具有永磁体利用率高,表面摩擦系数低,结构和生产工艺简单,加工难度小等特点。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磁性陶瓷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磁性陶瓷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60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释放内部压力的电力电容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线冷却吹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