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短路功能的电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95270.4 | 申请日: | 2015-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8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帅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帅松 |
| 主分类号: | H01R13/703 | 分类号: | H01R13/703;H01R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短路 功能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具体是一种具有自动短路功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机电系统测试及应用中,常常为了测试和应用方便,以及安全保护等方面的考虑,需要在电气线路断开时,对输入端短路。尤其是对输入回路含有感性部件时,用短接方法泄放感性部件中储存的电磁能。通常是在输入回路并接一组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来泄放电磁能,短路及开路切换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短路功能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带有线簧孔组件、压线螺钉的插头和带有插针的插座,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压线螺钉与线簧孔组件之间设有短路机构,短路机构包括至少一对横向相对的L型连接片,L型连接片的一端与压线螺钉连接,自由端上设有斜面,两斜面之间形成的接触面与其上方的短路块连接,弹簧通过短路块与斜面连接,插头内侧底部上设有与短路块对应的孔,插座上在两插针之间设有绝缘板。
本发明的自动短路功能的电连接器,插头上设有短路机构,当插头与插座插合后,短路机构处于开路状态。插头与插座分离时插头自动恢复短路状态,以防止电路突然断路时形成的反电动势将电连接器烧毁。短路机构包括一对L型连接片、短路块和弹簧。在短路块的上方连接有弹簧,插座与插头插合时插座上的绝缘板通过短路块压缩弹簧,推动圆柱形短路块与斜面分开,实现开路状态。每一片L型连接片上分别设有45度的斜面,两斜面之间形成的V形槽结构可以与设置在斜面上方的短路块接触,保证电路的通畅。短路块设计为圆柱形可以保证与45度斜面有良好的接触。插头内部设有方形孔,方形孔的两侧对称分布的线簧孔组件与插座上的插针和绝缘板相对应。插座上设置的绝缘板的厚度可以根据插头上设置的方形孔设计,以保证绝缘板可以方便的插入方形孔中将圆柱形短路块顶起。插针的针部截面为圆形,便于插入线簧孔组件中,插针由矩形截面的型材加工而成,以保证在插针的接线部位的螺纹孔有比较厚的壁厚,实现电路的可靠接通。
本发明的自动短路功能的电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使短路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因此使用场合比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插头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插头短路状态的左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插座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插座的左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插头与插座插合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开路状态的剖视图;
图中,1、L型连接片,11、插头,12插座,13、防护外壳,2、斜面,3、弹簧,4、短路块,5、孔,6、绝缘板,7、插针,8、线簧孔组件,9、压线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带有线簧孔组件8、压线螺钉9的插头11和带有插针7的插座12,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插头11上设有短路机构,短路机构包括至少一对横向相对的L型连接片1,每一片L型连接片1的自由端上设有45度斜面2,两45度斜面2之间形成的接触面与其上方的圆柱形短路块4连接,弹簧3推动短路块4与斜面2接触,插头11内侧底部上设有与短路块4对应的方形孔5,插座12上在两插针7之间设有绝缘板6。
本发明自动短路功能的实现方式是:当插头11与插座12插合后,绝缘板6通过插头底部上设有的方形孔5推动短路块4,短路块4压缩弹簧3,使短路块4与45度斜面2分离,此时由插针和线簧孔形成两条通畅的电路,同时使插头内的短路机构断开。外部设备的导线与内部的电路连通。当插头与插座分离时,弹簧3恢复原来状态,推动短路块4与45度斜面恢复接触形成短路回路,就可以防止插头与插座突然分离时形成的反电动势对电器元件的损坏甚至烧毁。另外,在插头的顶部设置哈呋式防护外壳13以保证用电安全,防护外壳13上设有防滑区和标签区。
前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不应视为本发明的限制,按凡任何熟悉本发明相关领域之人士,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结构之修饰,或利用其它结构或装置加以实现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帅松,未经何帅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5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戏中角色进行任务以换取复活的方法
- 下一篇:信息挖掘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