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樟芝诱变菌株及培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94438.X | 申请日: | 2015-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7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迪;刘燕隔;王娟;孟庆繁;刘艳;袁莉莎;滕利荣;逯家辉;权宇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5/01;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 地址: | 130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牛 诱变 菌株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株牛樟芝诱变菌株,已于2015年5月3日保藏《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一种命名为:牛樟芝AC09;Antrodiacamphorata AC09,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274。该诱变菌株的菌丝体干重、腺苷、三萜化合物及多糖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菌体干重较原出发菌提高了63.00%;腺苷含量提高了41.7%;三萜化合物含量提高了74.9%;多糖含量提高了53.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牛樟芝诱变菌株,为一种新的菌株品种,其菌丝体干重及有效成分腺苷、多糖和三萜化合物的产量和原始菌株相比具有显著提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菌株的培育方法,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樟芝(Antrodiacamphorata),又名牛樟芝或牛樟菇,属于担子菌纲、非褶菌目、多孔科、多年生担子菌,只生长在台湾地区的牛樟树腐朽树干的内壁。牛樟芝在台湾中医药界己使用多年,普遍认为其气芳香味辛苦、平。认为具有温中散结、祜风行气、活血化疲、解毒消肿、镇静止痛、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提升免疫力的效果;针对腹湾、胃肠疼痛、食物毒蕈中毒、糖尿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肝癌等有独特的功效。牛樟芝有许多的活性成分,如多糖体、超氧歧化酶、三萜类化合物、腺苷、免疫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核酸、凝集素、纤维素、氨基酸等。其中以三萜类化合物高达200种以上使得牛樟芝具有抗癌、保肝等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樟芝诱变菌株,为一种新的菌株,其菌丝体干重及有效成分腺苷、多糖和三萜化合物的产量和原始菌株相比具有显著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上述菌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牛樟芝诱变菌株培养工艺条件优化。
本发明公开的牛樟芝诱变菌株,命名为:牛樟芝AC09;Antrodiacamphorata
本发明所述的高产牛樟芝诱变菌株AC09,其有以下方法诱变选育而制得,以牛樟芝(ATCC200183)为出发菌株,采用化学诱变处理技术,选育出高产牛樟芝高产突变菌株AC09。
牛樟芝诱变菌株AC09的特征为:菌丝体干重、腺苷、三萜化合物及多糖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菌体干重较原出发菌提高了63.00 %;腺苷含量提高了41.7%;三萜化合物含量提高了74.9%;多糖含量提高了53.1%。
本发明所述的牛樟芝诱变菌株的诱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完成:
1) 将牛樟芝菌株ATCC200183,以5%接种量接种至产孢培养基中,产孢培养基的培养为:葡萄糖15.2471g/L,蛋白胨8.3179g/L,酵母浸粉9.7392g/L,MgSO
0.0237g/L和VB
2) 在无菌条件下取1mL步骤1)中得到的孢子悬液加入10mLNTG(10mg/mL)中,分别于诱变0、10、15、20min后,取0.3mL孢子悬液于2.7mL无菌蒸馏水中并逐级稀释,涂布于种子培养基平板上培养7天,将菌株于96孔板保存;
3)将培养好的突变株用接种针逐个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活化,于26℃恒温摇床中150rpm培养7天,测定菌丝体干重、腺苷、多糖和三萜化合物含量,以筛选高产突变株。采用HPLC法测定菌丝体中腺苷和三萜化合物含量;采用蒽铜-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4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