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起重机中张设吊装载荷用缆索时所使用的缆索连结支撑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2837.2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0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福家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多田野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中张设 吊装 载荷 缆索 使用 连结 支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起重机中张设吊装载荷用缆索时所使用的缆索连结支撑件,其分别设有吊装载荷用缆索卡止部,其设在底座的一端侧的上表面,卡脱自如地卡止设在吊装载荷用缆索前端部的杆状部;和辅助缆索连结部,其设在底座的另一端侧的上表面上,连结辅助缆索基端部,使在底座中设有辅助缆索连结部的端部侧的下表面朝该端部侧向上方倾斜,以作为上升倾斜面,并在吊装载荷用缆索前端部和辅助缆索基端部分别卡止的状态下,辅助缆索连结部具有定位吊装载荷用缆索前端部的功能。由此,在吊臂上表面拖动吊装载荷用缆索前端部与辅助缆索基端部的连结部时,使该连结部顺利地越过吊臂上表面的障碍物,使吊装载荷用缆索前端部与辅助缆索基端部稳定地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卷绕在起重机中的旋转台上的绞盘上的吊装载荷用缆索沿吊臂的上表面张设时所使用的缆索连结支撑件。
背景技术
大型起重机在公路行驶时,由于重量限制或高度限制等的规定,有时会将吊臂和绞盘(副绞盘)等卸下分开运送。在这种情况下,会将沿吊臂上表面张设的吊装载荷用缆索先卷绕在绞盘上。然后,在起重机的作业现场使用起重机时,必须将卷绕在绞盘的吊装载荷用缆索的前端侧沿吊臂上表面引出至吊臂前端部。
然而,要将卷绕在绞盘上的吊装载荷用缆索的前端侧沿吊臂上表面引出至吊臂前端部,以往采用的方式如图16所示,是通过工作人员M1在旋转台2上拿着吊装载荷用缆索6的前端部6b,一边从绞盘5放出吊装载荷用缆索6一边走在吊臂3上,直到走到吊臂前端部3b(工作人员M2的位置),以使该吊装载荷用缆索6′的前端部6b′引出至吊臂前端部3b为止。而且,通过使吊装载荷用缆索6′的前端侧如符号6b″所示地借助于吊臂前端部3b的滑车轮33向下垂,以使该吊装载荷用缆索如符号6″所示地张设在吊臂上表面3c上。
但是,若是大型起重机,即使吊臂3的上表面呈倒卧姿势(水平姿势),还是会处于距离地面相当高的高处(例如4m左右),并且吊臂的宽度并不宽(例如60~70cm左右的宽度),因此,工作人员M1(M2)拿着吊装载荷用缆索6′的前端部6b′走在吊臂上表面3c上,是非常危险的作业。
此外,为了回避在高处的吊装载荷用缆索的张设作业,以往采用的方式如图16所示,在吊臂3上安装多根支柱S,并在这些支柱S上张设安全缆索T,在这种情况下,支柱S和安全缆索T等的设置非常麻烦,而这些设置作业也是必须在高处进行的危险作业,并且也无法改变在吊装载荷用缆索张设作业时必须拿着吊装载荷用缆索6的前端部6b行走在吊臂上表面3c的状况(冒着危险在高处行走)。
另外,本发明申请人针对将卷绕在绞盘上的吊装载荷用缆索的前端侧沿吊臂上表面引出至吊臂前端部,已申请了如日本专利公开2012-232805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的吊装载荷用缆索张设方法。此外,此已申请(专利文献1)的吊装载荷用缆索张设方法是在如图17所示的,使吊臂3与车辆1(旋转台2)分离后使用其他的搬运车搬送,并且在作业现场将该吊臂3如符号3′所示地组装在旋转台2时所使用的方法。
接着,说明上述专利文献1的吊装载荷用缆索张设方法如下。首先,如图17所示,将具有从吊臂基端部3a到吊臂前端部3b长度(从符号7a到符号7b为止的长度)的辅助缆索7沿着吊臂上表面3c的状态安装在已从车辆1(旋转台2)分离的吊臂3上。此外,此辅助缆索7是使用用于牵引从绞盘5放出的吊装载荷用缆索6的细绳(例如由尼龙绳所制成)。
然后,将附有上述辅助缆索7的吊臂3如符号3′(图17)所示的组装在旋转台2的状态下,工作人员M1登上旋转台2,将从绞盘5放出的吊装载荷用缆索6的前端部6b与牵引用的辅助缆索7′的基端部7a′连结(图18的连结部R)。之后,如图18所示,通过工作人员M3从地面上将辅助缆索7的前端侧7c藉由吊臂前端部3b的滑车轮33向下牵引,以使从绞盘5放出的吊装载荷用缆索6沿吊臂上表面3c张设至吊臂前端部3b。此外,旋转台2上的面积较大,因此,在该旋转台2上的作业(图17的工作人员M1)能够安全地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多田野,未经株式会社多田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2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机可拆式套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炼钢厂大块铁水渣的驳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