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筒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2792.9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7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栉田智英;石川善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77/00 | 分类号: | E05B77/00;E05B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徐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 转子 接合 固定器 圆筒锁装置 旋转驱动 转动 角度可调节 预定方向 弹性力 可转动 施加力 地链 凸起 | ||
一种圆筒锁装置包括:主体;转子,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器杠杆,其根据所述转子的转动而被旋转驱动;接合杠杆,其角度可调节地链接到所述固定器杠杆,并且根据所述转子的转动而被旋转驱动;以及保持机构,其将所述接合杠杆保持在相对于所述主体的预定方向。所述保持机构被构造为通过其弹性力对所述接合杠杆上的凸起施加力以接触所述固定器杠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定或解锁门把手操作的圆筒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车门用的圆筒锁装置安装在把手附近。在圆筒锁装置中,设置有根据钥匙的插入和操作而旋转运动的转子,并且接合构件可枢转地耦合到转子并与转子一起转动。该接合构件连接到设置在门面板内的锁机构,并且该锁机构通过转子的旋转力而转变到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JP-A-2000-34851)。
在这种圆筒锁装置中,在接合杠杆形成有长孔,使得接合杠杆通过该长孔可枢转地耦合到转子。并且在转子的凹槽的底部形成有凹部,使得接合杠杆在围绕着销向上枢转时,在其自己的重量下进入该凹部,并且向前移动到该销与该长孔的边缘接合的位置处。在这种构造中,转子的凹槽的最里面的壁位于接合杠杆的近端的枢转轨迹上,并且接合杠杆的近端被该壁阻挡,从而限制接合杠杆在其重量下向下枢转。因此,可以不通过手的支撑就将接合杠杆保持在临时位置,并因此提高安装工作的效率。
发明内容
在这种构造中,尽管可以不通过手的支撑就将接合杠杆保持在临时位置,但是如果例如在运输等期间接合杠杆相对于转子的角度显著改变,则难以使接合杠杆回到该临时位置。因此,在安装工作之前需要检查接合杠杆的角度,并且必要的话需要校正该角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筒锁装置,其可以在安装过程中使接合杠杆保持在预定方向,从而提高其安装作业性。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一种圆筒锁装置包括:
主体;
转子,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
固定器杠杆,其根据所述转子的转动而被旋转驱动;
接合杠杆,其角度可调节地链接到所述固定器杠杆,并且根据所述转子的转动而被旋转驱动;以及
保持机构,其将所述接合杠杆保持在相对于所述主体的预定方向,
其中所述保持机构被构造为在安装期间通过其弹性力对所述接合杠杆上的凸起施加力以接触所述固定器杠杆,在安装完成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固定器杠杆的接触被解除。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1)中,可以进行以下修改和变更。
(i)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弹性构件以产生所述弹性力。
(ii)所述接合杠杆包括被所述弹性构件按压的按压表面,并且其中所述按压表面相对于所述预定方向倾斜。
(iii)所述弹性构件包含橡胶材料。
(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一种圆筒锁装置包括:
主体;
转子,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
固定器杠杆,其根据所述转子的转动而被旋转驱动;
接合杠杆,其角度可调节地链接到所述固定器杠杆,并且根据所述转子的转动而被旋转驱动;以及
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固定器杠杆和所述接合杠杆之间,使得在安装期间将所述接合杠杆保持在相对于所述主体的预定方向。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2)中,可以进行以下修改和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27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