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模组角部遮光的垫片、模组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8859.1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5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玲;唐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组 遮光 垫片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模组角度遮光的垫片、模组和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模组角部的遮光垫片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垫片主体为矩形结构;包括有矩形的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位于垫片的一边侧;第一弯折部上开设有应力缺口;在垫片主体弯折为可与模组的角部贴合后,弯折第一弯折部,使得第一弯折部与模组的背板贴合时,应力缺口的边缘不重叠。在垫片折向模组背板的第一弯折部上开设应力缺口,使得第一弯折部能平整的与模组的背板贴合,增加垫片与背板的贴合力度,长时间使用也不易与背板分离翘起,保证垫片不易从模组角部脱落,从而实现垫片不易从模组角部脱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组角部遮光的垫片、使用该垫片的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模组由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构成,是液晶显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液晶模组主要由背板、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框体、液晶面板和前壳等部件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的液晶模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这种液晶模组一般包括背板1、液晶屏2、框体和前壳3等;液晶屏2中包括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和液晶面板等部件,由框体包围固定;背板1安装于液晶屏2的背侧,前壳3包围在液晶屏2的前侧。通常,如图1所示,液晶屏2中的光源会从四角的位置漏出造成漏光现象,现有技术中,为了遮挡漏光,会在液晶屏2四角的位置加设遮光垫片4包裹住角部,然后加盖前壳;现有的遮光垫片4通常为一矩形结构的垫片,安装到液晶屏四角的位置时,如图2所示,将遮光垫片4纵向弯折后贴附在液晶屏的角部,然后按照图示中的箭头方向继续弯折遮光垫片的侧边部分,使得遮光垫片侧边部分弯折到与背板1平行的状态后贴附到背板1上,如图3所示。
但,现有技术这种矩形结构的遮光垫片,如图3所示,当向背板1的方向弯折垫片的侧边部分后,侧边部分受弧度减小的影响,其内侧被挤压,在角部形成部分垫片堆积重叠的现象,堆积重叠后的垫片与背板的接触面积相比平整接触的接触面积会减少,这会降低遮光垫片与背板的贴附力度,容易在长时间使用后与背板分离,分离后翘起的遮光垫片会降低遮光垫片与模组角部的粘附力度,最终致使遮光垫片从液晶屏角部脱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模组角部遮光的垫片、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组角部的遮光垫片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提出一种用于模组角部遮光的垫片,所述垫片主体为矩形结构;包括有矩形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所述垫片的一边侧;所述第一弯折部上开设有应力缺口;在所述垫片主体弯折为可与所述模组的角部贴合后,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使得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模组的背板贴合时,所述应力缺口的边缘不重叠。
提出一种模组,所述模组的角部安装有用于模组角部遮光的垫片;所述垫片主体为矩形结构;包括有矩形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所述垫片的一边侧;所述第一弯折部上开设有应力缺口;在所述垫片主体弯折为可与所述模组的角部贴合后,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使得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模组的背板贴合时,所述应力缺口的边缘不重叠;所述垫片的主体弯折为可与所述模组的角部贴合后,将所述垫片贴合于所述模组的角部,并弯折所述垫片的第一弯折部,使得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模组的背板贴合。
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模组,所述模组的角部安装有用于模组角部遮光的垫片;所述垫片主体为矩形结构;包括有矩形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所述垫片的一边侧;所述第一弯折部上开设有应力缺口;在所述垫片主体弯折为可与所述模组的角部贴合后,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使得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模组的背板贴合时,所述应力缺口的边缘不重叠; 所述垫片的主体弯折为可与所述模组的角部贴合后,将所述垫片贴合于所述模组的角部,并弯折所述垫片的第一弯折部,使得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模组的背板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8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装置
- 下一篇: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