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砂浆和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圆环试模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87892.2 | 申请日: | 2015-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进;陈俊;陈平;李三破;赵艳荣;韦家崭;丁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砂浆 混凝土 收缩 开裂 圆环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砂浆和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圆环试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如砂浆和混凝土)开裂是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一直受到与建筑行业各环节如结构设计、施工、材料等的广泛关注。从结构角度看,早期(7d以前)开裂是早期收缩发展受到约束的结果;从材料度看,大量使用超细胶材及采用低水胶比设计等后产生的自干燥效应,也极易导致自收缩开裂;从施工角度看,养护不及时、养护时间不够、养护不规范等造成混凝土过早暴露于干燥环境下,内部水分过多过早散失使毛细管孔径降低,引起干燥开裂。早期开裂的危害和不利之处在于:一是裂缝缺陷从美学角度让人无法接受,因为开裂破坏了混凝土建筑物表面的完整性和平整度,影响了视觉效果;二是开裂时必然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微裂缝,形成腐蚀性介质传输通道,这为结构耐久性失效创造了条件;三是受约束混凝土的贯穿性开裂必然造成混凝土结构整体破坏,导致结构基本功能丧失;四是混凝土结构在远低于设计寿命的使用期内过早破坏,不仅耗巨额资金维修和重建,导致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从结构物安全性和耐久性角度出发,评估和检测砂浆、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发展非常重要。而正确地检测与评价混凝土的收缩与开裂趋势,是采取措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开裂的前提。
目前国内外检测混凝土收缩开裂较为成熟的方法有:平板法、圆环法和单轴法。其中圆环法可评测多种因素影响,装置简单,因而发展很快。圆环法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Carlson于1942年提出;1990年美国西北大学的Shah修改了测试样品的尺寸,提出了ACBM方法;1996年Rogalla等对Shah的圆环仪规格进行了修改,提出了AASHTO方法;后来,麦斯特建材公司的See在综合ACBM方法和AASHTO方法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圆环规格,并形成了砂浆或混凝土约束开裂标准试验方法(ASTM C1581-04)。此外,圆环法还有Wittmann方法和Swamy方法等。
圆环法构造简单,钢环可为试件环的收缩提供足够完全的约束,同一半径上的应力大小相对比较均匀,并且可通过测量钢环内壁上的应变来计算试件中的拉应力;在一定的范围内,试件尺寸、边界情况等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易于推广及标准化。但圆环试模设计不合理、过于笨重,提携不方便,迫切需要一种设计合理的圆环测试模具。此外,圆环法测试时间长,敏感性差,试件通常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出现初始裂缝,有时甚至因敏感性差而不会出现。而且圆环法作为一种被动约束,较多用于定性研究,这些都限制了圆环法的适用。
本发明在比较了国际上常用的几种圆环测试模具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圆环试模优化设计思路,改进了圆环试模的制造方法。新圆环试模不会改变原钢环应力分布状况,但质量更轻、拆装更方便,便于携带,实用性更强,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优化设计的测试砂浆和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圆环试模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为:
(一)制作中空环形底座:中空环形底座由中空底板、内圆环、固定柱、固定槽和提手五部分构成,材质均为Q235钢。其中,中空底板为正方形,厚度6-8mm、长度430-432mm,为减轻圆环试模自重,在正方形中空环形底座几何中心处切割掉直径290-292mm圆,切割后要去毛刺、倒角;内圆环内径302-306mm、厚度8-12mm、高度150-166mm,内圆环与底板几何中心重合,且通过焊接固定于中空地板之上,内圆环内外侧不允许有氧化层、铁锈凹凸不平的缺陷;固定柱直径18-20mm、高度165-167mm,固定柱位于正方形中空环形底座对角线上距中心223-225mm处,通过焊接固定于中空底板之上,不允许有翘曲、变形、裂纹;固定槽槽口直径19-21mm、深度4-6mm,与固定柱对称分布,位于正方形中空环形底座几何中心与固定柱连接线的反方向223-225mm处,通过焊接固定于中空底板之上;提手,数量一对,为两根长度100-120mm、直径8mm圆柱钢条,与中空环形底座几何中心、固定槽、固定柱在同一直线上,且对称分布,由钢条经两点折弯后垂直焊接固定于中空底板之上;上述部件涉及两面加工时,圆角半径均不大于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7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