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存数据的调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7722.4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8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宋俊存;王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61 | 分类号: | H04L12/861;H04W16/12;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存 数据 调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存数据的调度方法及装置,通过比特级处理加速器根据缓存单元的存储粒度,将一个数据段拆分为至少三个子数据段;比特级处理加速器逐次将至少三个子数据段中的第一个子数据段和至少三个子数据段中的第二个子数据段写入缓存单元;在符号级处理加速器将两个子数据段中的第一个子数据段从缓存单元读出后,将至少三个子数据段中的第三个子数据段写入缓存单元,直至将至少三个子数据段中的全部子数据段写入缓存单元;在适应LTE芯片的规格越来越高、小区规格和层数成比例增大,提供良好多扩展性的同时,由于不需要不断扩展缓存单元的容量以提供扩展性,从而降低了缓存单元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缓存数据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站侧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下行链路中,数据需要实现从比特(BIT)级处理加速器到符号级处理加速器的转换,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比特级处理加速器和符号级处理加速器之间增设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级乒乓缓存储单元(写乒时读乓,写乓时读乒),来实现数据从比特级处理到符号级处理的存储交织转换。其中,交织指按照码字粒度将数据写入TTI级的乒乓缓存储单元,每个码字包含所在频域的所有时域数据,按照符号粒度从该TTI级的乒乓缓存储单元读出数据。
进一步的,采用上述实现方法时,每个码字只需要调度一次,同时BIT级处理加速器对每个码字的数据,在1个TTI内仅处理一次,因此该实现方法对BIT级处理加速器的处理能力要求相对较低。
但是,随着小区规格以及层数的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中,采用码字粒度将数据写入TTI级的乒乓缓存单元的方式,导致TTI级乒乓缓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也需要不断扩展。以6小区20MHz8天线为例,按照TTI粒度进行调度需要的存储容量为:2(乒乓)*6(小区)*13(符号)*100(RB)*12(RE)*4(层)*6(64QAM)=4.15Mbit,可见其需要的存储容量开销非常大。因此,采用现有的缓存数据调度机制,提高了系统的缓存单元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存数据的调度方法及装置,用于降低缓存单元的功耗。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缓存数据的调度方法,包括:
比特级处理加速器根据缓存单元的存储粒度,将一个数据段拆分为至少三个子数据段;
所述缓存单元的存储粒度的选择范围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时隙、至少一个符号;
所述比特级处理加速器逐次将所述至少三个子数据段中的第一个子数据段和所述至少三个子数据段中的第二个子数据段写入缓存单元,在符号级处理加速器将所述两个子数据段中的第一个子数据段从所述缓存单元读出后,所述比特级处理加速器再将所述至少三个子数据段中的第三个子数据段写入所述缓存单元,直至将所述至少三个子数据段中的全部子数据段写入所述缓存单元。
结合第一个方面,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比特级处理加速器根据缓存单元的存储粒度,将一个数据段拆分为至少三个子数据段,包括:
所述比特级处理加速器根据所述缓存单元的存储粒度,将一个数据段拆分为三个子数据段,所述三个子数据段中的每个子数据段占用的存储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隙。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比特级处理加速器根据缓存单元的存储粒度,将一个数据段拆分为至少三个子数据段之前,还包括:
所述比特级处理加速器获得所述至少三个子数据段中第一个子数据段的输出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7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