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红杂交天麻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6852.6 | 申请日: | 2015-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1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祖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喜春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6500 贵州省黔东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天麻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红杂交天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包括红天麻、绿天麻、乌天麻及黄天麻四种变型。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
乌红杂交天麻具有抗病虫害力强、天麻形态好、平均单产比纯红天麻或纯乌天麻高,生长周期较纯乌天麻短等特点。
乌红杂交天麻的传统栽培方法是:选择0代有性杂交天麻种,播种时,种麻摆放在菌材上及菌材两头;栽培穴覆土时,用细土覆盖,须填实;栽培穴上面用落叶、茅草、稻草,玉米秸等物覆盖2-3厘米。此类方法产量低、品质差、不能保证乌红杂交天麻的高质高产。为此,考虑采用仿野生种植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583208A于2014年2月19日公开了一种“林下原生态天麻种植方法”:选择海拨1000m-2000m半阴半阳和阴山林地种植;菌材预备,选择11月-2月份砍树棒,将树棒截成18-20cm长的短段木,将准备好的树棒顺坡摆放,每6-8根用一瓶750ml装蜜环菌,用野生天麻进行人工授粉培育出来的纯零代种、纯一代种子,进行种植。该方法虽具有能使产出的商品达到纯天然、无污染、绿色有机地道中药材品质标准的特点,但不适宜在温度较高且湿度较大的地区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宜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地区种植的乌红杂交天麻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乌红杂交天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海拔700-1200m、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林下遮阴率保持在50-60%的山林阳山或半阳山坡;
(2)挖坑:挖长55-65cm、宽45-55cm、深15-18cm坑,将坑底铺平,保持坑底土层有3cm松土,挖坑的坡度与山坡的度数一致;
(3)制作固定菌床:在挖好坑的底部,平行铺放4-6根长35-40cm、直径6-9cm的柴棒,每根柴棒间隔1-2cm,用锤打紧,中间用土填实,在柴棒两头各放入一块密环菌,并在棒与棒的间隔带中间、每相距10cm处各放入一块密环菌,覆上一层5-6cm厚的新鲜土壤,取挖坑时已挖出的泥土覆盖在新鲜土壤上,土壤厚度为5-6cm,再将林下树木落叶盖在已挖出的泥土上;
(4)整理固定菌床:4-6个月后,将固定菌床上的落叶与覆盖的已挖出泥土层抛开;
(5)播种:
a、在确认蜜环菌菌索长势良好、菌床无感染的情形下,对已经长好蜜环菌的菌棒进行鱼鳞口处理,处理方法为在向上坡斜面砍开长3-5cm、宽1cm的缺口;
b、在鱼鳞口处摆上乌红杂交天麻一代麻种,保持麻种头朝上尾朝下,用新鲜土壤稳固好麻种,再在麻种左右两侧分别放置长4-6cm、宽3-4cm,已用清水浸泡1-24小时的新鲜柴块;
c、从内向外依次覆盖一层已粉碎好的长小于等于1cm、宽小于等于1cm的麻梨树叶子、5-6cm厚的新鲜土壤及一层麻梨树大片叶子;
d、取挖坑时已挖出的泥土覆盖在麻梨树大片叶子上,土壤厚度为3-5cm,再将林下树木落叶盖上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采用的菌床因柴棒及蜜环菌的特殊摆放方式,新鲜泥土、挖坑时已挖出的发酵泥土及林下树木落叶的混合使用,较传统菌床能为麻种供应更为充足的养分;于向上斜坡面在菌棒上砍开一个长3-5cm、宽1cm的缺口,可确保新长出的密环菌白色菌丝体充分生长并与麻种连接,促使麻种快速生长;麻梨树细叶和粗叶的使用,可为麻种提供舒适透气的生长环境,防止麻种受到雨水的强力冲击遭到破坏,并在雨后,确保雨水以渗透方式逐步进入土壤以供麻种生长使用。本发明特别适宜在温度较高且湿度较大的地区种植乌红杂交天麻,不仅产量高,且品质好,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乌红杂交天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海拔700m、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林下遮阴率保持在50-60%的山林阳山或半阳山坡;
(2)挖坑:挖长55cm、宽45cm、深15cm坑,将坑底铺平,保持坑底土层有3cm松土,挖坑的坡度与山坡的度数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喜春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喜春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6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幼苗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谷物初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