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伤口止血收口散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6523.1 | 申请日: | 201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孟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钧 |
主分类号: | A61K36/195 | 分类号: | A61K36/195;A61K36/704;A61K36/315;A61K9/14;A61P7/04;A61P17/02;A61K33/22;A61K35/22;A61K31/045;A61K35/64;A61K33/06;A61K3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口 止血 收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伤口止血收口散。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户外运动的兴起,许多人走出了城市前往野外进行运动,这也大大增加了活动者在野外发生意外出现伤口、流血等外伤的几率。一般的户外活动者大多使用创口贴、止血带等在应对外伤。但上述止血药物虽有止血作用,但不能缓解伤口疼痛,伤口愈合时间较长,而且只是针对普通外伤,对由动植物造成的擦伤、咬伤所致的皮肤伤口的止血与收口疗效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组成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且对动植物造成的擦伤、咬伤所致的皮肤伤口的止血与收口疗效的伤口止血收口散。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伤口止血收口散,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青黛3-10份, 枯矾5-15份 ,五倍子5-15份 ,锻人中白10-20份, 元明粉1-5份,月石1-5份 ,冰片0.3-3份 ,薄荷脑0.3-3份。
上述配方的优选为:
青黛5份, 枯矾10份 ,五倍子10份 ,锻人中白10份, 元明粉2份,月石2份 ,冰片1份 ,薄荷脑0.5份。
组成本发明的各中药原料的详细说明如下:
青黛:味咸,性寒。 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等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等症。
枯矾:味酸,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等症。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等症。
锻人中白:味 咸,性寒。归肝、三焦、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血等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牙疳口疮,咯血、衄血等症等症。
元明粉:即芒硝粉,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等功效。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等症。
月石:即硼砂,味甘、咸,性凉。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消痰,解毒,防腐等功效。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等症。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等功效。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等症。
薄荷脑:味辛;性凉。具有疏风;清热等功效。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齿痛;皮肤瘙痒等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组成原料简单,间隔低廉,而且本发明能应对普通外伤的止血、消炎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应对动植物所造成的皮肤擦伤、皮肤创口等有较好的止血消炎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伤口止血收口散,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青黛5份, 枯矾10份 ,五倍子10份 ,锻人中白10份, 元明粉2份,月石2份 ,冰片1份 ,薄荷脑0.5份。
实施例2:
一种伤口止血收口散,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青黛10份, 枯矾15份 ,五倍子15份 ,锻人中白20份, 元明粉4份,月石4份 ,冰片1.5份 ,薄荷脑3份。
实施例3:
一种伤口止血收口散,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青黛8份, 枯矾13份 ,五倍子10份 ,锻人中白15份, 元明粉3份,月石4份 ,冰片3份 ,薄荷脑1份。
实施例1-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配比去各中药原料,在筛选去渣后,将所有原料混合后,粉碎至200-400目细粉即为本发明的伤口止血收口散。
使用方法:
将伤口以及周围皮肤清理干净后,在伤口和周围皮肤上均匀撒满本发明的伤口止血收口散而后再用纱布进行包扎即可。包扎后的伤口不得与水接触,且包扎不要过紧,注意伤口温度,保持皮肤通风,避免伤口周围的皮肤出汗。
夏季时每6-8小时换药一次,冬季时10-12小时换药一次。
换药时要先彻底清除伤口以及其周围皮肤上的附着的旧药粉,在撒布新药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钧,未经孟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6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