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DSS光缆收线机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6020.4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兴;王耀明;许建国;彭志勇;刘东;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dss 光缆 收线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铺设领域,具体是指一种ADSS光缆收线机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层和绝缘层可防止周围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
在光缆的长距离铺设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被牵引出的光缆需要回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距离的因素光缆在牵引时通常是人工转动缆盘以实现光缆在缆盘上的层层叠放,并且线缆在被回收时的力度会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光缆的局部可能因作用应力集中而导致部分受损,同时长距离摆放的光缆容易在缆盘出口处发生浪涌现象,使得光缆的中部以及光缆的端部出现打圈,即很有可能造成光缆的弯曲半径小于其外径的15~20倍,增大了光纤受损断裂的可能性,同时人工转动缆盘的工作强度大,工人的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DSS光缆收线机的使用方法,快速稳定地实现光缆的长距离回收,进而降低人工回收的工作强度,提供光缆的收线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ADSS光缆收线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光缆的线头先穿过副导圈再穿过导圈,然后再固定在缆盘的承接面上,使得一开始回收时光缆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张紧力度;
(B)、再启动电机,使得定位筒、气缸以及旋转筒开始在缆盘上做360度的圆周运动;
(C)、然后气缸的输出端缓慢上升,与环形齿相配合的扇形齿实现上升,导圈则将光缆在缆盘上的缠绕方向变为垂直向下,最终实现光缆在缆盘上的层层有序的缠绕放置;
(D)、通过调节座内开设的盲孔,使得光缆在振动时伸缩杆底端的锥形突起产生一定的形变,降低光缆打圈以及发生浪涌的可能性,同时增加光缆在缆盘上的贴合度;
(E)、在导向杆内开设空腔,且在空腔内通过弹簧设置有顶杆,在导圈向远离缆盘一侧的方向快速运动时,空腔内弹簧受力被拉伸,且顶杆随导圈一起移动,当顶杆上的限位块与环形突起接触时,弹簧达到最大的弹性限度,即直接阻止导圈的继续运动,且弹簧回复形变将顶杆沿其运动的反方向做变向运动,使得导圈重新复位;
(F)、当导向杆运动至其极限位置时,则光缆完成在缆盘上的一圈缠绕,此时电机继续转动,气缸的输出端缓慢下降,继而重复光缆在缆盘上的缠绕工序;
上述步骤中包括内部中空的缆盘以及固定在缆盘内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定位筒,定位筒的上端贯穿缆盘的上端面,且在定位筒内安装有气缸,在所述定位筒的上端面固定与之内部连通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侧壁设有矩形的缺口,且在所述缺口内铰接设置有导向杆,在气缸输出端上设置多个环形齿,所述导向杆一端设置有与环形齿相配合的扇形齿,且所述导向杆内部设有空腔,顶杆的末端通过弹簧与空腔内壁连接,顶杆的活动端贯穿导向杆的另一端端部与导圈连接,在靠近导圈一侧的空腔内壁上设有环形突起,且顶杆的活动端上固定有与环形突起相配合的限位块;还包括固定在旋转筒顶部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开设有顶部为圆锥形的盲孔,伸缩杆滑动设置在盲孔内,且在伸缩杆底端固定有与盲孔的圆锥形内壁相配合的锥形突起,所述锥形突起为弹性橡胶,在伸缩杆顶端固定有副导圈。
本发明工作时,在回收时光缆在缆盘上分布不均匀而导致使用时牵引难度增大,同时实现光缆的回收机械化,降低人工回收光缆的工作强度,提高光缆的回收效率;并且,在回收时通过导圈对光缆的限制可防止光缆在移动过程中的跳动,同时导向杆的上下移动可对光缆的摆动幅度进一步地进行缓冲,进而保证光缆在进入到缆盘后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使得光缆在缆盘上每一层的分布更加均匀,且相邻的两圈光缆更加紧密地贴合在一起,有效利用缆盘上的空间分布,进而提高光缆的收线效率;进一步地,在光缆收集即将完毕的瞬间,因为缺少光缆局部间相互的牵引挤压,光缆的末端会产生整个收集过程中摆动幅度最大的跳动,即光缆会对导圈产生一个较大的沿缆盘径向朝外的作用力,容易导致导向杆与导圈之间发生脱离或是导向杆末端的销轴断裂而致使扇形齿与旋转筒上的缺口发生激烈碰撞,而本发明通过及时调节导圈的工位以快速消除光缆因跳动而产的大幅度摆动,减小装置的内部损伤,实现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6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空间解锁的反射镜支撑结构
- 下一篇:光纤连接器网尾及光纤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