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共模电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5219.5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5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梁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梁冰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30;H01F2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电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共模电感,主要是在一架体中央的线圈管外缘绕设二组线圈,并在该架体的两端分别贯穿设有与该线圈管相连通的二容置孔,以供二铁心元件的柱体能分别经由该些容置孔进入该线圈管中,使得该架体两端的一部份能分别容纳于该二铁心元件的容纳槽中,且使该二铁心元件分别被定位在该架体两端的凸肋的上方,并令该二铁心元件的柱体及连接体能相互抵靠在一起,以形成一小型共模电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及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电子装置不仅种类繁多,价格日益低廉,其设计亦逐渐趋向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以方便使用者携带且享用各类电子装置所提供的各种功能。
承上所述,由于时下各类电子装置均以轻薄短小为设计主轴,使得各电子装置中的电子线路更为密集且复杂,同时更增加了各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间的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噪声,而妨碍了电子装置的正常运作;一般电磁干扰噪声可分为传导放射性(Conducted Emission,CE)及辐射放射性(Radiated Emission,RE),由于辐射性电磁干扰是通过开放空间传递,而传导性电磁干扰是经由导线传递,因此一般电子装置中的电磁干扰噪声是以传导放射性为主;而传导性电磁干扰依据噪声电流传导路径的不同,又可区分为共模噪声(Common mode noise)与差模噪声(Differential mode noise),其中当同时流经二导线的电流方向互为相反(即差模电流),即容易产生差模噪声,而当同时流经二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即共模电流),即容易产生共模噪声。
以共模电流为例,为了有效消除共模电流所产生的共模噪声的电磁干扰,一般会在电子装置中设置一具有消除共模噪声的功效的共模电感;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一种现有的共模电感1,包括一导磁绕线架11、一 第一线圈组12、一第二线圈组13、一铁心组14及一定位框架15,该第一线圈组12及第二线圈组13是使用相同的线材,且以相反的方向(如:顺时针及逆时针)及相同的匝數,分别绕设在该导磁绕线架11的二对应侧上,该铁心组14是由二个铁心14a、14b构成,该二铁心14a、14b的一端分别穿入该导磁绕线架11的两端,进而分别穿过该第一线圈组12及第二线圈组13的中央位置,而相互抵靠在一起,并令该二铁心14a、14b的另端相互抵靠在一起,该定位框架15是用以将该二铁心14a、14b夹合成一体,以形成该铁心组14,且令该铁心组14固定在该导磁绕线架11上,以形成现有的共模电感1,如此,由于该第一线圈组12及第二线圈组13是以相反的方向及相同的匝數绕设在该铁心组14上,因此,当一正常电流流经现有的共模电感1时,依据法拉第定律,该共模电感1中的第一线圈组12及第二线圈组13分别会产生相位相反的感应电动势而相互抵消,如此即能防止因电流骤升或骤降所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而起到平滑突波的作用;此外,当一共模电流流经该共模电感1时,由于同时流经该第一线圈组12及第二线圈组13的电流方向相同,因此会在该第一线圈组12及第二线圈组13内产生同向的磁场,进而增加该第一线圈组12及第二线圈组13的阻抗,而产生较强的阻尼效果,如此将使得共模电流产生衰减,而达到过滤共模噪声的目的。
请再次参阅图1所示,通过上述共模电感1的结构特征,虽能消除共模噪声的电磁干扰,然而该共模电感1必须通过该定位框架15,将该铁心组14夹合固定在该导磁绕线架11上,使得该共模电感1因使用元件过多,导致其整体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小型化;且该定位框架15及该铁心组14的铁心14a、14b等元件的尺寸均必须相当精准,方能顺利将该共模电感1组合完成,如此,将造成业者于生产制造的难度提高,且将提高制造成本;不仅如此,由于该铁心组14仅遮蔽该些线圈组12、13的一小部份,而使该些线圈组12、13的绝大部份裸露在外,使得该些线圈组12、13所产生的磁场的磁力线较为松散,如此将令该些线圈组12、13无法有效地产生较强的阻抗,因此仍将产生过多的共模噪声的电磁干扰,如此,业者通过上述揭露的技术,并无法简化共模电感的整体结构,不但使得共模电感的制造程序过于复杂,亦无法有效降低其制造成本,且导致制造完成的 共模电感滤除共模噪声的效果不好。
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的共模电感的缺失,在缩小共模电感体积的同时,能简化共模电感的整体结构,并节省共模电感的组装时间,而达到满足轻薄短小的市场需求的目的,即成为本发明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梁冰,未经徐梁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52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质量验收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光电热一体化太阳能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