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废锅下激冷式粉煤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4353.3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6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王秋枫;杨小艳;于大为;隋建伟;郭慧波;李锦辉;王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50;C10J3/84;C10J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陈士骞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废锅下激冷式 粉煤 气化 | ||
1.一种半废锅下激冷式粉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喷嘴系统及连接喉管,其中:
所述第一腔室包括承压壳、第一水冷壁和反应室,所述承压壳为所述第一腔室的外壳,具有上下两个开口;所述反应室设在所述承压壳内部中间位置,具有与所述承压壳对应的上下开口;所述反应室外侧壁设有所述第一水冷壁;所述第一水冷壁与所述承压壳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喷嘴系统,设在所述第一腔室顶端的中心,固定在所述承压壳上端开口并通向所述反应室的上端开口,所述喷嘴系统用于将煤粉和氧化剂混合雾化后喷射向所述反应室,所述喷嘴系统还包括点火装置和火焰检测装置;
所述连接喉管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底端的中心,其上端经过所述承压壳下端开口通向所述反应室的下端开口,其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腔室的上端中心开口,将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腔室包括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所述第一冷却室为辐射废锅冷却系统,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部,所述第二冷却室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室的下面并与所述第一冷却室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室上部设有合成气出口;所述第一冷却室包括第二水冷壁,所述第二水冷壁是围绕所述第二腔室上部内壁设置的水管排构成的壁,且所述第二水冷壁与所述第二腔室上部内壁之间设有空隙;
所述第二水冷壁包括多段水管排,每段所述水管排为多段水管环设成的多个同心圆筒;
当合成气杂质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位于下方的水管排设置成比上面一段水管排的同心圆筒层数少的结构;当合成气杂质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位于下方的水管排设置成比上面一段水管排的同心圆筒层数多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废锅下激冷式粉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水管排,每段的同心圆筒个数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废锅下激冷式粉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室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第二水冷壁内侧上,与所述第二水冷壁竖直向下的方向形成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废锅下激冷式粉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室包括渣池、惯性分离装置、合成气出口和渣水出口;其中,所述渣水出口设在所述第二冷却室底部的中心,所述惯性分离装置由竖向设置的圆筒状挡板和分气导管组成,其下端靠近所述渣水出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废锅下激冷式粉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室上部具有环状喷头,用于向所述第二冷却室内喷射冷却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废锅下激冷式粉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冷壁围绕所述反应室横向盘绕设置或者竖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未经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43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