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统计用户实际使用时间的电动汽车充电位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3889.3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5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建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统计 用户 实际 使用时间 电动汽车 充电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位管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能统计用户实际 使用充电位时间的电动汽车充电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以节能和环保的优点得到社会的青睐,电动汽车采用电池供电,当 电池的电量不足时,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因此,在公共的停车场都设置有电动 汽车专用的停车位,在该停车位都设置有充电桩,方便电动汽车在停车的时候对 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非电动汽车往往占用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 使得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不能进入该停车位进行充电,给众多电动汽车的使用者 带来不少的困扰。
若无人管理的充电桩可以自行统计用户占用充电位的时间,则可以通过收 费手段,来有效防止用户在不充电的情况下长时间占用充电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位管理系统,使得无人 职守的充电桩可以自行统计用户实际占用充电位的时间。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位管理系统,包括充电位、电动车位锁、充 电桩云管理服务,所述充电位包括停车位和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1)在用户使用所述充电位前,所述充电位对应的所述电动车位锁处于上锁状 态;
(2)所述充电桩包括互联网接入模块、充电状态监测模块,和处理单元;
(3)所述充电桩云管理服务向用户提供“请求使用充电桩”和“停止使用充电 桩”互联网访问接口;
(4)所述电动车位锁的上锁和解锁动作受所述充电桩的所述处理单元控制;
(5)所述充电桩在启动后,通过所述互联网接入模块,与所述充电桩云管理服 务建立数据通信关系;
(6)所述充电桩云管理服务内部针对用户每次使用所述充电位,维护一个变量 BEGIN,所述变量BEGIN记录了用户开始使用所述充电位的时间;
(7)当用户向所述充电桩云管理服务发出“请求使用充电桩”请求时,所述充 电桩云管理服务将当前时间记录到BEGIN变量中,并向所述充电桩发送“解锁 信号”,所述充电桩的处理单元在收到此解锁信号后,通知所述电动车位锁解 锁;
(8)当所述充电状态监测模块检测到开始充电时,通知所述处理单元开始进行 充电情况统计;当所述充电状态监测模块检测到充电停止时,通知所述处理单 元停止充电情况统计;所述处理单元在完成充电情况统计后,向所述充电桩云 管理服务发送充电情况统计报告;
(9)当所述充电桩云管理服务收到用户发出的“停止使用充电桩”请求时,获 取当前时间,并用当前时间减去所述BEGIN变量中记录的用户开始使用充电位 的时间,获得用户实际使用充电位的时间,且所述充电桩云管理服务向所述充 电桩发出“上锁信号”;所述充电桩的处理单元在收到此上锁信号后,通知所 述电动车位锁上锁;
(10)所述充电桩的处理单元在收到所述充电桩云管理服务发出的上锁和解锁 信号后,通知所述电动车位锁执行相应的动作。
因用户有可能在向充电桩云管理服务发出“停止使用充电桩”请求后并不 离开充电桩,而是过很长时间才再次发出“开始使用充电桩”,使得电动车位 锁解锁,并在离开充电位后发出“停止使用充电桩”请求,从而达到欺骗系统 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止以上欺诈方法的电动汽车充电位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防欺骗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位管理系统,包括充电位、 电动车位锁、充电桩云管理服务,所述充电位包括停车位、充电桩、车位占用 情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1)所述充电桩包括互联网接入模块、充电状态监测模块,和处理单元;
(2)所述充电桩云管理服务向用户提供“请求使用充电桩”和“停止使用充电 桩”互联网访问接口;
(3)所述充电桩云管理服务内部维护与用户每次使用所述充电位相关的管理信 息,所述管理信息包括:a)用户请求使用充电位的时间BEGIN;b)用户主动请 求结束使用充电位的时间ACTIVE_END;c)所述车位占用情况检测器检测到车位 不再被占用的时间MON_END;
(4)所述电动车位锁的上锁和解锁动作受所述充电桩的所述处理单元控制;
(5)在用户使用所述充电位前,所述充电位对应的所述电动车位锁处于上锁状 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建,未经刘晓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3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向纸币整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