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体呼出CO2测量多区建筑通风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3323.0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孙越霞;侯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00 | 分类号: | G01F1/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宋洁瑾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体 呼出 co sub 测量 建筑 通风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人体呼出CO2测量多区建筑通风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放置CO2浓度测试仪器,绘制空间平面图,标注房间尺寸;
(2)记录居住人员个人信息、活动情况及时间、睡觉时间,记录测试空间的各门窗开闭情况;
(3)待CO2浓度测试仪器工作24小时以上,取回仪器,录入CO2浓度数据;
(4)把空间分为一个或多个区;
(5)根据测试所得的房间尺寸,计算各区体积;根据居住人员身高体重,活动类型,利用公式,计算各区人体呼出的CO2量;
(6)假定各区通风量初始值;
(7)变换各区假设的通风量,拟合CO2浓度曲线,得到最终各区通风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基于人体呼出CO2测量多区建筑通风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放置CO2浓度测试仪器的方法为,在人员经常活动的房间放置CO2浓度测试仪器,测试之前,应先对测试仪器进行校正;设定测量间隔时间;仪器的放置位置应在垂直地面以上1-1.5m内,避免放在人员头部正上方;放置位置避免窗户、门等进风区,避免空间内通风不畅的死角区;在此同时,测量室外CO2浓度20-30分钟,作为CO2背景浓度参考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所述基于人体呼出CO2测量多区建筑通风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间隔时间为1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基于人体呼出CO2测量多区建筑通风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把空气分为一个或多个区的方法为,根据空间类型及测试所得的CO2浓度曲线,把空间分为一个或多个区;当空间内门全开,且各房间CO2浓度值与整个空间CO2浓度平均值的逐点差值最大不超过10%时,整个测试空间可视为单区;否则,根据房间功能和CO2浓度值将整个空间分为多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基于人体呼出CO2测量多区建筑通风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计算各区人体呼出的CO2量计算方法为,根据居住人员身高体重,活动类型,计算各区内人员产生的CO2量;计算每一个人的CO2产生量时,把人员身高量减去3cm和体重减去5kg之后计算得到的CO2作为最小CO2产生量,把人员身高量加上3cm和体重加上5kg之后计算得到的CO2作为最大CO2产生量,在最终拟合时,CO2产生量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变化,最终得到一个最为合适的CO2产生量,如此用以避免身高体重的错误报告;人体呼出的CO2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R表示人员呼吸比,通常取0.83;H表示人员身高;W表示人员体重;M表示人员代谢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基于人体呼出CO2测量多区建筑通风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通风量计算方法为,把从窗和门通过的气体视为单向流动,根据示踪气体质量守恒公式,计算各区每个间隔时间的CO2浓度变化量:
式中,Δc是每个间隔时间内所计算空间的CO2浓度变化量;Δτ是间隔时间;Vzone是所计算空间的体积;F是CO2释放量;N是所计算空间的通风量;cout表示室外CO2浓度值;N1·V1是以门相通的隔壁空间的空气流向所计算空间的量,下标从1到n表示相邻的1到n个空间;c1是Δτ时间段开始时以门相通的隔壁空间的CO2浓度值,下标从1到n表示相邻的1到n个空间;c是Δτ时间段开始时所计算空间的CO2浓度值;其中,F可由权利要求5中公式(1)计算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33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