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压双控致密人造砂岩岩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82130.3 | 申请日: | 2015-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涛;崔京钢;朱如凯;孙亮;罗忠;高志勇;崔景伟;张响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压双控 致密 人造 砂岩 岩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压双控致密人造砂岩岩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人造岩心及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岩心的实验分析是石油工业人员认识油气储层、研究渗流机理、研发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重要手段,因此岩心分析受到石油地质家、石油工程师等重视。
由于天然岩心来源、数量、规格等限制,并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无法满足全部实验的要求。很多机理性探索与应用型实验,如油气成藏物理模拟、储层改造、驱替实验等需要特殊尺寸的岩心,因此制作与天然岩心近似的人造岩心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
人造岩心技术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包括石英砂填砂管与石英砂胶结法两种技术,后者根据胶结材料的差别,又可进一步分为石英砂环氧树脂胶结与石英砂磷酸铝胶结两种技术,其中,石英砂环氧树脂胶结法应用范围最广。前人已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人造砂岩制作流程,讨论了多种因素,如粒度分布、加压强度、胶体类型、粘土含量及反应时间等对人造岩心物性的影响,并开展了人造岩心敏感性、润湿性及孔隙结构与天然岩心的对比性实验研究。
当前,中国石油工业已进入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重的勘探阶段,低渗透-致密储层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围绕这类储层开展的储集空间精细评价及可动流体评价实验成为研究重点,亟需研制低渗透-致密人造岩心(气体渗透率小于1.0mD)。
然而,已有的人造岩心技术多采用胶体粘结剂与烧结方法,忽视了天然岩心形成过程,未考虑真实成岩作用演化机理,因此制备的人造岩心渗透率高,大多大于100mD甚至高达1.0D。同时,在人造岩心制备过程中,如何控制孔隙结构,使其与真实地质样品具有相似性是需考虑的关键问题,但仅仅依赖环氧树脂或磷酸铝粘结作用形成的储集空间与天然岩心具有本质区别,无法准确反映真实岩心特征。
现有的石英砂充填法:多用于大型物理模拟实验,如油气运聚模拟、构造变形模拟实验等,将砂体进行简单的物理堆积,根据研究的需求适度加入胶体或流体,但未经历温度和压力的改造,整体为松散沉积体,这一技术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以油气运聚模拟实验为例,多采用透明玻璃管(便于实验观察),两端开口,长度约1m左右,在实验开始前,将一端暂时密封,砂体从另一端注入;根据研究区地质背景,筛选匹配的标准石英砂,目数与研究区储层颗粒相同,称重,有时根据研究目的,可组合几种粒级的石英砂,混合;将称好的样品装入实验容器内,搅拌均匀,静置一定时间即可。完成模型制作,后期可根据实际需求加入流体或进行构造变形等模拟实验。
但是,上述的石英砂充填法无法形成人造岩石:此技术仅仅从物理堆积的角度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砂体充填模型,未经历高温与高压作用,也没有胶体参与,因此整体是松散的。石英砂充填法渗透率极高,此技术重点关注宏观运动规律,如厘米级别的流体流动与构造变形等,对储层物性关注少,实验过程较短,因此要求整体渗透率极高。
现有的石英砂胶结法,根据材料又可分为环氧树脂压制胶结法、磷酸铝烧结法等,制备技术与流程大体相同,主要分为以下几步:胶体制备,通过对树脂、磷酸盐和硅酸盐三类胶结剂进行环保配比固化实验等,称取一定量的主剂,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粘结剂,搅拌均匀后,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加热,观察其强度,直至达到所需强度为止;材料置备,根据制作要求,置备不同粒级的石英砂和粘土,筛选出所需粒级的砂粒,并用天平分别称出每种规格砂的质量及粘土质量;材料混合,将经过加温和稀释的胶体与充分混合的砂粒、粘土等混在一起搅拌,直至均匀;机械压实,将混合好的砂粒、粘土与胶体等材料置于提前准备好的模具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初步成型;加温定型,设置控温仪温度,启动,将初步成型的模具置于控温仪中,在合适的升温速率下达到预设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的温度恒定,结束后关闭控温仪,让其自然降温,打开模具容器,即可得到砂岩人造岩心。
上述人造岩心技术目前应用广泛,可制备具有一定储层特性的人造岩心,但仍具有一定的技术缺陷:
(1)孔隙结构与真实岩心具有差异性:石英砂胶结法人造岩心制备过程与真实岩心天然形成过程具有本质区别:主要为胶体在高温下固化、粘接石英砂颗粒的过程,孔隙也主要为胶结液体固化后残留的孔隙,这与真实样品孔隙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2)无自生矿物结晶生长:由于岩心固化过程中温度较低,没有流体参与,颗粒表面又被混合胶体粘连,因此制备的人造岩心缺乏粘土矿物、石英等自生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2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