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旱稻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1932.2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婷婷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科恒 |
地址: | 537299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稻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旱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的产量和安全直接关系的国民体质的健康安全,但是现有的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比较有限,也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的需要,因此,在水稻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大力推广种植旱稻十分必要;旱稻也称抗旱节水稻,通常是在旱地或干田直播种植,虽然旱稻生长对光、温要求与水稻相似,但与水田生长的水稻不同的是旱稻一生无需水层,因此,节省劳力投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虽然旱稻具有耐寒性强,耐瘠性好、耐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但目前大多数旱的种植中抗倒倒伏性差、病虫害暴发率高、产量低,综合多方面因素,旱稻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产量却得不到提高,品质还逐渐下降,根据不同作物找到一种新型的旱稻的种植方法,必将对今后的农业带来一个较大的促进。
发明内容:
本实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病虫害少、产量高的旱稻种植方法,本实发明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旱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平坦或坡地的旱地进行整地,在旱稻种植前,先将种植地的土壤进行深耕、碎土,然后自然成厢起垄,深耕20-25cm,每厢的宽为1.5m,长至少为4m,厢与厢之间制成灌排沟,沟宽18-28cm;
(2)播种,在播种前用盐水对旱稻种子进行选种6-8小时,然后用清水浸泡20-30小时,然后催芽36小时,趁旱稻种还湿水时将旱稻种子进行拌种处理,然后进行穴播,穴深为2-4cm,每穴播旱稻种子3-5粒,播种完毕后用细小的土粒覆盖1-1.5cm;
(3)田间管理,主要是除草除虫、施肥管理和防止倒伏,促进旱稻分蘖,旱稻苗期施堆肥,每亩施30-60kg,分蘖前追施复合肥、抽穂前追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分蘖期用叶面肥喷施以增强旱稻的光合作用和营养成分。
优选地,所述拌种处理是将每千克旱稻种子与型植物聚能肥、保水剂、种衣剂和膨润土进行充分搅拌混匀处理。
优选地,所述防止倒伏是在旱稻拔节期施用150-250ppm的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喷施,可有效控制旱稻茎部的生长长度,以防止放到发生。
优选地,所述分蘖期喷施叶面肥300-400g/亩。
优选地,所述堆肥由以下混合物配制而成:家禽粪75-100kg/亩、草木灰30-60kg/亩、石灰10-25kg/亩、木薯渣30-50kg/亩、磷矿粉15-25kg/亩、豆粕饼20-40kg/亩。本发明中的基肥制备方法是将家禽粪、草木灰、石灰、木薯渣、磷矿粉和豆粕饼进行堆积密封发酵30-450天,再将晾干水分含量至35-45%,然后过80-100目筛制成粉末,包装存储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旱稻的生长旺盛,穗大粒多,成穗率高,防止倒伏性强,抗病害少、抗旱力强。还有利减少成本,且无农药残问题,值得广泛推广。
(2)本发明的旱稻种植方法简单、绿色、环保、无污染、产量高、品质好,每亩可达到420-480kg,也相应地提高了旱稻的经济效益和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旱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平坦或坡地的旱地进行整地,在旱稻种植前,先将种植地的土壤进行深耕、碎土,然后自然成厢起垄,深耕20-25cm,每厢的宽为1.5m,长至少为4m,厢与厢之间制成灌排沟,沟宽18-28cm;
(2)播种,在播种前用盐水对旱稻种子进行选种6-8小时,然后用清水浸泡20-30小时,然后催芽36小时,趁旱稻种还湿水时将旱稻种子进行拌种处理,然后进行穴播,穴深为2-4cm,每穴播旱稻种子3粒,播种完毕后用细小的土粒覆盖1-1.5cm;所述拌种处理是将每千克旱稻种子与型植物聚能肥3g、保水剂180g、种衣剂6g和膨润土160g进行充分搅拌混匀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婷婷,未经姚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1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蚯蚓使水稻增产的方法
- 下一篇: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