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电容器极性病变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0725.5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7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华;刘龙春;何翠;祁昊舒;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裕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4 | 分类号: | H01G9/04;H01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电解电容器 极性 病变 去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尤其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极性病变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器的内部有储存电荷的电解质材料,分正、负极性,类似于电池,不可接反。正极为粘有氧化膜的金属基板,负极通过金属极板与电解质(固体和非固体)相连接。
无极性(双极性)电解电容器采用双氧化膜结构,类似于两只有极性电解电容器将两个负极相连接后构成,其两个电极分别为两个金属极板(均粘有氧化膜)相连,两组氧化膜中间为电解质。有极性电解电容器通常在电源电路或中频、低频电路中起电源滤波,退耦、信号耦合及时间常数设定、隔直流等作用。无极性电解电容器通常用于音响分频器电路、电视机S校正电路及单相电动机的起动电路。
在铝电解电容器存放过程中,一端时间以后常常会发生漏电流回升,电性能下降的情况,若发生此情况后会导致铝电解电容器的漏电容回升快,存放时间短,使用寿命短,同时铝电解电容器衰减快,引起电容器早期失效,减少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存放一段时间的铝电解电容器进行极性处理延长使用寿命的技术方案: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极性病变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铝电解电容器正负极反向接通,电压设定在35V~40V之间;
(2)通电:以稳压电源对铝电解电容器通电;
(3)断电:在一定时间后关闭关闭稳压电源,停止供电;
(4)成品后道处理:按照常规工艺对处理后的铝电解电容器存储入库。
作为优选,步骤(2)中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4~8V,输出电流为铝电解电容器核定电流的1.1倍,通电时间为50~60s。
作为优选,稳定电源包括壳体、功率板、主控制板,所述壳体包括底座、顶盖、前面板、后面板,所述功率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后面板上,所述主控制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前面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对铝电解电容器接入低压小功率电源,将电容器正负极反向接通,电压设定在35V~40V之间,通电时间2~3秒,使电容器内部电荷方向运动到达漏电流降低目的,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其生产工艺流程简单,耗时短,在工艺工程中所用到的电解液可重复使用2~3次。并且电容器使用寿命由2000小时提升到5000~8000小时。该技术实现方便,方法简单,可操作性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使产品更加适用市场要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2)本发明中所用到的由于分拆的功率板固定在后面板上,分拆的主控制板固定在前面板上,即将原来的功率板和主控制板集成安装在一块主板上进行分拆,这样减少了连接导线、线路布局整齐,且使装配方便、成本低。同时,功率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后面板上,主控制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前面板上,这样可拆式固定,方便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图2为稳压电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铝电解电容器极性病变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铝电解电容器正负极反向接通,电压设定在35V~40V之间;
(2)通电:以稳压电源对铝电解电容器通电;
(3)断电:在一定时间后关闭关闭稳压电源,停止供电;
(4)成品后道处理:按照常规工艺对处理后的铝电解电容器存储入库。
于此同时,步骤(2)中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4~8V,输出电流为铝电解电容器核定电流的1.1倍,通电时间为50~60s。
本发明通过对铝电解电容器接入低压小功率电源,将电容器正负极反向接通,电压设定在35V~40V之间,通电时间2~3秒,使电容器内部电荷方向运动到达漏电流降低目的,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其生产工艺流程简单,耗时短,在工艺工程中所用到的电解液可重复使用2~3次。并且电容器使用寿命由2000小时提升到5000~8000小时。该技术实现方便,方法简单,可操作性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使产品更加适用市场要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0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