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式设置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80190.1 | 申请日: | 2015-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池玉博;余新浪;吴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20 | 分类号: | G06Q20/20;G06Q20/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所明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设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式设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将多张支付卡绑定在具有NFC功能的同一个终端上,并通过该终端与POS(Point Of Sale,销售终端)设备完成支付,相较于传统的现金支付和信用卡支付更加便捷。
为了保证支付的安全性,终端检测到POS设备发出的射频信号时,会提醒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比如提示用户输入密码或录入指纹等等。当用户通过身份验证时,终端才会启用NFC模块并与POS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完成支付。由于不同支付卡对安全性要求可能不同,每次进行NFC支付时都要进行身份验证,支付过程较为繁琐且效率较低。比如,当用户使用绑定有公交卡的终端进行公交卡NFC支付时,进行身份验证将严重影响支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式设置方法及装置。该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式设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POS设备发射的射频信号;
在接收到射频信号时,检测当前场景是否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
当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时,设置当前支付模式为快捷支付模式,快捷支付模式是不进行身份验证的支付模式。
可选的,检测当前场景是否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预设触发信号,预设触发信号是用户通过按压预设传感器或按压预设按键或发出预设语音指令触发的;若接收到预设触发信号,则确定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
或,
通过内置定位模块获取终端当前的地理位置;检测地理位置与预定区域是否匹配;若地理位置与预定区域匹配,则确定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预定区域包括道路或地铁;
或,
通过内置陀螺仪获取终端当前的姿态数据;通过内置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终端当前的振动频率;检测姿态数据和振动频率是否符合乘坐交通工具状态;若符合乘坐交通工具状态,则确定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乘坐交通工具状态是指终端的机身姿态与水平方向垂直且振动频率大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不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时,设置当前支付模式为安全支付模式,安全支付模式是进行身份验证的支付模式。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为快捷支付模式设置的第一激活列表;第一激活列表中的支付卡是在快捷支付模式下激活的支付卡;
或,
接收为安全支付模式设置的第二激活列表;第二激活列表中的支付卡是在安全支付模式下激活的支付卡;
其中,第二激活列表中的支付卡对安全性的需求高于第一激活列表中的支付卡对安全性的需求。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支付模式为快捷支付模式,激活第一激活列表中的支付卡,并直接打开NFC模块,与POS设备完成支付;
或,
若当前支付模式为安全支付模式,则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当身份验证通过时,激活第二激活列表中的支付卡,并打开NFC模块,与POS设备完成支付;身份验证包括指纹验证、密码验证、手势验证或音频验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式设置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POS设备发射的射频信号;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射频信号时,检测当前场景是否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
第一设置模块,被配置为当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时,设置当前支付模式为快捷支付模式,快捷支付模式是不进行身份验证的支付模式。
可选的,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是否接收到预设触发信号,预设触发信号是用户通过按压预设传感器或按压预设按键或发出预设语音指令触发的;若接收到预设触发信号,则确定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
或,
第二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内置定位模块获取终端当前的地理位置;检测地理位置与预定区域是否匹配;若地理位置与预定区域匹配,则确定满足快捷支付模式的触发条件,预定区域包括道路或地铁;
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0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