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血化瘀、和络止痛的凉性按摩软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79401.X 申请日: 2015-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4940803B 公开(公告)日: 2018-05-01
发明(设计)人: 倪永良;杨宝翠;刘铁军;戎艳艳;庞丽华;陈光辉;蔡向杰;杨斯斯;宋娜娜;王娇;高晗;关秀伟 申请(专利权)人: 神威药业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06 分类号: A61K9/06;A61K36/9066;A61P19/04;A61P29/00;A61K31/045;A61K31/125;A61K31/6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22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活血化瘀 止痛 按摩 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血化瘀、和络止痛的按摩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外来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骨膜、关节囊、滑膜囊等软组织的损伤,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疾病。其病理变化以局部急性炎症和修复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功能性障碍、青紫瘀斑等。急性软组织损伤常因瘀血滞留而发热以致瘀热互结,有“血瘀发热”的病机,故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筋脉阻滞是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病机。因此,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应以清热消肿,化瘀止痛之药直接作用于局部,可使淤血速去、肿胀疼痛尽快消除。

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对于损伤早期出现的肿胀疼痛,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控制和减缓炎症反应,吸收由炎症反应所致的渗出、充血和水肿,减轻对游离神经末梢的刺激,同时提高痛阈值,从而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另有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及红细胞外漏,使局部血液循环恢复,改善血液的流变性和微循环障碍,从而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组织细胞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记载了一种按摩软膏(按摩乳),该按摩软膏是一种水包油型(O/W)乳膏,乳膏中含有乳香、没药、乌药、川芎、郁金、水杨酸甲酯等十二味具有舒筋活血、袪湿止痛的中草药成份,具有活血化瘀、和络止痛之功效,临床上用于运动劳损,肌肉酸痛,跌打扭伤,无名肿痛等,患者反馈使用效果较好。

药典记载的按摩软膏虽然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但是该药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病理特点突出,由于微小血管损伤和撕裂,血液、组织液渗出和回流障碍,导致损伤组织进行性肿胀,组织缺血缺氧,继而产生炎症因子,出现炎症反应,具体表现为肿胀、疼痛,皮肤瘀斑、皮肤变红和皮温升高。此时现代医学通常用物理冷却法使局部降低温度,使微小血管收缩以减少血液和组织液的渗出,从而减轻组织肿胀。在此时,若以中药热洗或外用热敷,显然不符合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病理特点和中医辩证施治原则。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采用热敷、按摩的治疗手段,会加快损伤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组织液渗出,出血也会随之加重。而药典记载的按摩软膏在临床使用10~15分钟时,按摩部位即有温热感,因此不能使受损部位的微小血管收缩以减少血液和组织液的渗出。换而言之,药典按摩软膏仅可对其“血瘀”之症有治疗作用,而不能对其“发热”之症有所改善,且有加强之势,无法实现“血瘀”与“发热”同治的效果。因此,如何更快速缓解急性软组织损伤急性期疼痛、肿胀、促进功能恢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药典按摩软膏给出的制备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缺陷。该药典方法的特点是原辅料混合后加入中药浸提液,加水,加热,搅拌,乳化,该方法的缺陷是工艺可操作性差,产品重现性不好,乳化后易出现耐寒性和耐热性油水分离现象,且离心试验分层现象,产品的成品率有待提高。另外,采用该法制备的乳膏粒径较大,且粒径分布均匀性较差,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按摩软膏不能充分发挥药效。因此,如何提高按摩软膏的成品率、质量稳定性,及增加产品药效是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且疗效更好的凉性按摩软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活血化瘀、和络止痛的凉性按摩软膏,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辅料制成的:芸香浸膏0.5~5份、颠茄流浸膏0.5~5份、乳香0.1~2份、没药0.1~2份、乌药0.1~2份、川芎0.1~2份、郁金0.1~2份、水杨酸甲酯1~50份、薄荷脑10~100份、樟脑1~10份、丁香油1~10份、冰片1~50份、硬脂酸10~100份、单硬脂酸甘油酯10~100份、十八醇10~100份、氮酮1~50份、乳酸薄荷酯1~50份、薄荷酰胺1~50份、聚氧乙烯脂肪醇醚10~100份、二甲基硅油10~100份、甘油10~100份、三乙醇胺1~1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30份、薄荷油10~150份、水400~100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威药业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未经神威药业集团(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9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