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防辐射刚性自防水建筑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8508.2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7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礼军;陈星;曾纯亮;李欣;廖雄;欧旻韬;谢雪珍;林启明;李伟红;刘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E02D31/00;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高文龙 |
地址: | 5100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防辐射 刚性 防水 建筑构造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建筑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地下防辐射刚性自防水建筑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产生地下隧道渗水的直接原因有三条:①隧道围护结构存在渗水通道;②有水压足够大的渗水水源;③渗水水源与渗水通道相通。这三条因素共同存在时才产生渗水,因此可以认为地下建筑物的渗水与裂缝有直接关系。而裂缝的产生除了约占30%的概率的荷载应力和不均匀沉降外,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干缩、冷缩和徐变引起的,这与混凝土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现有的防水技术主要有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两种类型。刚性防水主要是指使用刚性防水材料的防水层,这类刚性材料主要有纤维混凝土防水材料、预应力混凝土防水材料、细石混凝土防水材料等。而柔性防水则是使用油毡以及沥青等材料制造的主体防水材料。柔性防水层的优点有韧性,能适应一定的变形与胀缩,不易开裂。缺点是使用年限短,现有柔性防水技术最长使用年限仅为10~20年。而且对基面的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在完全平整、光洁、含水量在9%以下的基面上施工,否则就会出现分层、起鼓、窜水的状况。
传统的刚性防水技术是指以水泥、砂、石为原材料,掺入少量外加剂或高分子聚合物,通过调整配合比、改善孔结构,增加个原料界面的密实性,或通过补偿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防漏能力等方法,使混凝土构筑物达到防水的技术。刚性防水技术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采取不同的方法,施工简单、方便,造价较低,易于维修,防水耐久性好。所以,在常规土木建筑中,刚性防水占相当大的比例。但传统刚性防水的缺点也较为明显,处于自身高密度的原因造成刚性防水自重较大。而且刚性防水层一旦出现了干湿变形、裂缝现象,那么防水层也就会受损。
传统刚性防水方式有如下两种:
(1)利用刚性防水材料进行防水
刚性防水的主要基材是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这些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抗渗性和防水耐久性都是较好的,所以,国内外许多防水工程都采用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然而,由于水泥的抗拉强度低,变形小,易于收缩开裂,往往会破坏结构的整体防水。而且,水泥配制成混凝土后,内部形成许多毛细孔缝,成为渗水的通道。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国内外科技人员研究出许多无机防水剂,如三氯化铁、无机铝盐、三乙醇胺等等。通过加入这些防水剂,提高水泥砂浆的密实性或改善砂浆的抗裂性,从而达到防水抗渗的目的。但这些措施无法完全杜绝渗漏。
(2)结构自防水
抗渗的前提是抗裂,普通防水混凝土和外加剂防水混凝土不具有膨胀性能,它们没有抗裂功能,即使它们的抗渗性很高,混凝土收缩开裂也就失去整体防水功能。
结构自防水技术是通过膨胀水泥和水泥膨胀或施加预应力,使得预压应力能抵消结构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大部分拉应力。但膨胀混凝土较难处理转角、截面不规则的场合;施加预应力虽然能较好解决防水问题,但施工复杂,造价很高。
强辐射核设备包括原子能工业以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装置,如反应堆、加速器、放射化学装置、海关、医院等,这些辐射核设备存在强辐射核,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需要搭载设备的防护结构可以屏蔽射线,且具有极强的防水性能,要求外部地下水绝不能渗入设备范围周边范围。
能遮蔽α、χ、γ射线和中子流等等对人体有危害的混凝土称为防辐射混凝土,由此构造的隔绝辐射的隧道称之为防辐射混凝土隧道,防辐射混凝土隧道一般采用密度比普通混凝土大的重混凝土,其表观密度≤2800kg/m3。重混凝土由水泥、水及重骨料配制而成,混凝土愈重,墙壁越厚,其防护X、γ射线的性能越好。
现实中,由于重混凝土价格昂贵且不易采购,而较厚的普通混凝土壁也具备与重混凝土一样隔绝辐射的功能,因此常采用普通混凝土来代替重混凝土。但普通混凝土的隔离效果远比重混凝土差,要达到理想的隔离效果,防护结构厚度至少需要1m。且原子能设备精度要求极高,要求围护结构必须长距离连续施工。在此严苛的要求下,需连续施工且厚重的普通混凝土构件干缩明显,水化热大,很难控制裂缝的产生及裂缝发展。隧道壁因此存在大量的裂缝,光靠侧壁无法实现刚性防水。虽然柔性防水能填充裂缝而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但其寿命最多只有20年,埋在地下的原子能工业装置不可能每隔20年挖开重新做一次防水施工,因此需要有一种技术达到既能防辐射、又能绝对防水。
现有杜绝混凝土渗水的刚性防水方案主要有两种:
(1)内部埋置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85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管对接导向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拉森钢板桩快速围堰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