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扶手用不锈钢钢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7938.2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钢;陈缘;赵国安;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1/08 | 分类号: | B32B1/08;B32B15/08;B32B15/02;B23P15/00;C22C38/54;C22C38/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扶手 不锈钢 钢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扶手用不锈钢钢管,所述扶手用不锈钢钢管包括:
内钢管,所述内钢管设置在所述扶手用不锈钢钢管的内层,所述内钢管的材质为不锈钢;
外钢管,所述外钢管设置在所述扶手用不锈钢钢管的外层,所述外钢管的材质为不锈钢;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钢管和所述外钢管之间至少填充有一层隔热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用不锈钢钢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钢管和所述外钢管为圆形钢管,所述内钢管与所述外钢管的厚度相等,为1.0-2.0mm;
在所述内钢管与所述外钢管之间还设置有中间钢管,在所述内钢管与所述中间钢管之间以及所述中间钢管与所述外钢管之间都填充有隔热材料;
所述中间钢管的材质为碳素结构钢,所述中间钢管为圆角矩形管,所述中间钢管的内侧壁与所述内钢管的外侧壁相切,所述中间钢管的圆角的外侧壁与所述外钢管的内侧壁相切,所述中间钢管的厚度为2.0-4.0mm,所述中间钢管的圆角的外侧壁的倒角半径与所述外钢管的内侧壁的半径相等,所述圆角的外侧壁的倒角半径是所述圆角的内侧壁的倒角半径的2-4倍,所述圆角的外侧壁圆弧长度为所述外钢管的厚度的2-3倍;
所述内钢管和所述外钢管的材料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碳0.02%~0.10%,硅0.22%~0.46%,锰0.65%~1.05%,铬0.45%~0.80%,镍1.20%~1.45%,磷0~0.012%,硫0~0.012%,钛0.02%~0.03%,钒0.020%~0.042%,复合稀土0.08-0.10%,镉0.02%~0.05%,硼0.0040%~0.0055%,氧≤0.0012%,氮≤0.0060%,氢≤0.0001%,砷≤0.010%,铅≤0.010%,锡≤0.010%,锑≤0.010%,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其他微量杂质;所述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为Gd 10-12%、Pr 5-8%、Er 10-12%、Ho 10-12%、Nd 10-12%、Sm 8-10%,余量为Tm。
3.一种制造上述权利要求1-2任一扶手用不锈钢钢管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造不锈钢材质内钢管以及外钢管:
a1冶炼:铁水脱硫扒渣、转炉冶炼、挡渣出钢、钢包脱氧合金稀土化、钢水精炼;
b1热轧:圆棒坯连铸、圆棒坯加热、斜轧穿孔、定径处理,其中,先用斜底式加热炉加热圆棒,坯控制温度为1150-1200℃,再采用二辊斜轧机对加热后的圆棒坯进行斜轧穿孔,之后用三辊定径机对斜轧穿孔后的毛管进行定径处理,最后空冷得到不锈钢无缝钢管管坯。
(2)制造碳素结构钢中间钢管:
a2冶炼:铁水脱硫扒渣、转炉冶炼、挡渣出钢、钢包脱氧合金化、钢水精炼;所述碳素结构钢材料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碳0.35%~0.45%,锰0.75%~1.25%,磷0~0.015%,硫0~0.015%,氧≤0.0015%,氮≤0.0060%,氢≤0.0001%,砷≤0.010%,铅≤0.010%,锡≤0.010%,锑≤0.010%,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其他微量杂质;
b2热轧:圆棒坯连铸、圆棒坯加热、斜轧穿孔、定径处理,其中,先用斜底式加热炉加热圆棒,坯控制温度为1050-1120℃,再采用二辊斜轧机对加热后的圆棒坯进行斜轧穿孔,之后用三辊定径机对斜轧穿孔后的毛管进行定径处理,最后空冷得到圆形的碳素结构钢无缝钢管管坯;
c2圆角矩形管拉拔成型:将热轧成型得到的圆形碳素结构钢无缝钢管管坯经过第一内模与第一外模拉拔成型为内外带有圆形倒角的圆角矩形管;
(3)成型扶手用不锈钢钢管:
a3中间钢管复合:将内钢管外侧壁涂覆5-10mm厚度的隔热塑料;将所述圆角矩形管套在涂覆有隔热塑料的内钢管上,然后经过第二内模与第二外模拉拔复合;
b3外钢管复合:将步骤a3拉拔复合的复合钢管外侧壁涂覆5-10mm厚度的隔热塑料;将外钢管套在涂覆有隔热塑料的复合钢管上,然后经过第三内模与第三外模拉拔复合,成型为扶手用不锈钢钢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用不锈钢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内模与所述第一外模拉拔过程中、在所述第二内模与所述第二外模拉拔过程中以及在所述第三内模与所述第三外模拉拔过程中,采用拉拔润滑乳化液,所述拉拔润滑乳化液原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氯化石蜡2~4%、2,6-二叔丁基对甲酚6~8%、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6~8%、聚正丁基乙烯基醚12~15%、三乙醇胺13~15%、环烷酸铅10~12%、磷苯二甲酸二丁酯7~9%、机械油1~26%、余量为变压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9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