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体管槽预留模具及墙体管槽预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7917.0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8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贺;施旭光;陈洪根;彭万军;龚铁钾;梅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蚌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99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预留 模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管槽预留模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墙体管槽预留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墙体的施工方法是先搭设墙体浇筑模板,通常墙体浇筑模板内会设有钢筋骨架,然后在设墙体浇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最终完成墙体的浇筑。
工程厨卫间的给水、中水、暖气支管暗敷于混凝土墙内,目前施工时,一般采用后机械开槽加人工剔槽的方法。但上述施工方法存在如下弊端:a.对混凝土墙面观感容易造成破坏b.施工质量难以控制c.混凝土墙面前面剔槽的施工难度较大,浪费人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墙体管槽预留模具。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墙体管槽预留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管槽预留模具,包括定位板和预留模块,预留模块固定连接在定位板的正面。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在墙体浇筑之前,只需将本墙体管槽预留模具替换需要留槽区域的墙体浇筑模板,在墙体成型后,墙体表面即可得到与预留模块轮廓形状相同的管槽。
本墙体管槽预留模具具有结构简单,避免在墙体成型后对其二次加工,而且可以根据预留模具的形状定义管槽的形状,以适应更多管道的需要。
本墙体管槽预留模具的预留模块为半圆柱体。
本墙体管槽预留模具预留模块表面有脱模角;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方便墙体成型后脱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墙体管槽预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墙体混凝土浇筑之前,先搭设墙体浇筑模板,将上述墙体管槽预留模具替换需要留槽区域的墙体浇筑模板,预留模块伸入墙体浇筑模板内腔;
最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拆除墙体浇筑模板和所述的墙体管槽预留模具。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利用上述的墙体管槽预留模具完成墙体管槽的预留作业,避免对混凝土墙面造成破坏、控制施工质量、节约人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墙体管槽预留模具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墙体管槽预留模具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
本墙体管槽预留模具包括定位板1和契合水管轮廓的预留模块2。
预留模块2为半圆柱体状,预留模块2固定连接在定位板1的正面,预留模块2表面有脱模角。
本墙体管槽预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墙体混凝土浇筑之前,先搭设墙体浇筑模板,针对有些承重墙,还会在墙体浇筑模板内腔中放置钢筋,再将上述的墙体管槽预留模具替换需要留槽区域的墙体浇筑模板,预留模块2伸入墙体浇筑模板内腔,预留模块2的位置对应设置在需要墙体留槽的位置;
最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拆除墙体浇筑模板和所述的墙体管槽预留模具,成型后的墙体表面留有与预留模块2吻合的管槽。
上述预留模块为半圆柱体状,但申请在日常使用中根据管道形状的不同,还可以使用方形截面或梯形截面的预留模块。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蚌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蚌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泵送混凝土施工的输送管管套
- 下一篇:电热地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