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相法生产硅酸钠的工艺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77582.2 | 申请日: | 2015-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赵鲲;吴培荣;王云枫;刘洪滋;张建友;邓传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岳泡花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3/32 | 分类号: | C01B33/3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 | 代理人: | 刘晓 |
| 地址: | 266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相法 生产 硅酸钠 工艺 设备 | ||
1.一种液相法生产硅酸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原料参数输入控制器,由控制器启动生产过程;
②控制器启动液体烧碱进料泵并开启液体烧碱进料阀,液体烧碱由液体烧碱罐加入到制浆罐中,由流量计计量液体烧碱量,当达到设置值时控制器自动关闭液体烧碱进料泵和液体烧碱进料阀并开启搅拌器;
③控制器启动传送带及斗提,将石英砂由砂库加入到制浆罐中,由液位计计量石英砂量,当达到设置值时控制器自动关闭传送带及斗提,搅拌器继续搅拌10-30分钟后关闭搅拌机;
④控制器打开制浆罐出料阀并启动制浆罐出料泵,用泵将物料运输至滚筒反应釜a内,反应釜电机启动带动反应釜转动;
⑤控制器打开蒸汽阀向反应釜a内加入蒸汽,由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检测反应釜内温度及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控制器关闭蒸汽阀,继续反应6-10小时至产品达到规定标准后关闭反应釜电机;
⑥控制器打开反应釜出料阀和混碱罐进料阀,将反应后的物料传送至混碱罐;
⑦控制器开启混碱罐出料阀,启动过滤泵和过滤机,将物料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渣料经砂水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用泵输送至砂水分离器进行石英砂和碱水的分离;
⑧由砂水分离器分离得到的石英砂运送至砂库进行硅酸钠的再生产,碱水运送至碱水罐中用于液体硅酸钠的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相法生产硅酸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⑥启动反应釜出料泵之前还包括泄压步骤,控制器打开反应釜a 出气阀及反应釜b进气阀,将反应釜a内的蒸汽排入反应釜b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相法生产硅酸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中向反应釜内加入蒸汽的过程还包括,第一次充汽到压力为0.30-0.50Mpa,温度为110-150℃,将反应釜内空气排空,进行第二次充汽,压力达到0.30-0.50Mpa,温度达110-150℃后控制器关闭蒸汽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相法生产硅酸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烧碱为60-80℃的热碱。
5.一种液相法生产硅酸钠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阀门、泵及机器的运行;
液体烧碱罐、砂库及制浆罐,液体烧碱罐与制浆罐之间设置有液体烧碱进料泵、液体烧碱进料阀及流量计,砂库与制浆罐之间设置有向制浆罐内加砂的传送带及斗提,制浆罐内设置有搅拌器和液位计,流量计和液位计分别计量制浆罐内加入的液体烧碱和石英砂的量;
反应釜a和蒸汽缓冲罐,反应釜a与蒸汽缓冲罐之间设置有蒸汽阀,反应釜a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当达到指定温度和压力时,控制器关闭蒸汽阀停止向反应釜a 内加汽;
混碱罐、过滤机、砂水搅拌机及砂水分离器,混碱罐用于承接反应釜内反应完毕的物料并方便参数测试,测试合格后由过滤泵运输至过滤机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渣用水冲刷至砂水搅拌机搅拌均匀后,由砂水分离器将碱水与石英砂分离,分离得到的石英砂运送至砂库进行硅酸钠的再生产,碱水运送至碱水罐中用于液体硅酸钠的生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相法生产硅酸钠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应釜b,反应釜b与反应釜a之间设置有排气阀门,反应釜a反应结束后将蒸汽充入反应釜b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相法生产硅酸钠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烧碱罐与制浆罐之间采用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为镍制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相法生产硅酸钠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为滚筒反应釜,反应过程中由电机带动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相法生产硅酸钠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积为15-40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岳泡花碱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岳泡花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5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