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纸塑两用钻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6097.3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市吕四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4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两用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纸塑两用钻头。
背景技术
钻头是钻孔常用的刀具,钻头在钻孔时,主要通过刀头顶端对工件进行切削,通过排屑槽将碎屑排出,如果碎屑不能很顺畅的排出,则会导致钻的孔内壁出现划痕,甚至导致工件成为废品,钻头设计时,排屑槽的螺旋角直接影响其排屑的速度,螺旋角越大排屑越顺畅,但是,碎屑对钻头的磨损也会比较大,螺旋角越小,排屑会比较慢,对钻头磨损相对比较小,现有的钻头通常是设置三条排屑槽,排屑槽比较窄,所以螺旋角通常比较小,排屑比较慢,容易导致孔内壁出现划痕。
现在市场常见的钻头多为实心钻头,就存在一些缺点:1,重量重,在重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钻头的长度必然受到限制,因此钻头的导向性不够好,成孔垂直度较低。2,由于实心钻头多为整体铸造,无法随意改变其外径大小,因此,同一钻头无法钻取不同直径的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心钻头无法随意改变孔径大小,并且排削不通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纸塑两用钻头,由钻柄和钻体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由钻体本体前端、钻体本体中端和钻体本体后端三部分整体成形;所述钻体本体后端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一散热槽;所述钻体与钻柄的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形;所述钻体本体前端部设有圆周切削刀。
进一步的,所述钻体本体前端部的圆周切削刀与钻头前端部的垂直夹角为15~35°。
进一步的,所述钻体本体前端部的结构为圆柱体和圆台体异形结构拼接而成,所述钻体本体前端部长为11~14cm,所述钻体本体前端部的圆台体的小圆直径与钻体本体前端部的圆柱体直径一致,所述钻体本体前端部的圆台体的大圆直径与钻体本体中端部的直径一致,用于连接钻体本体前端部与钻体本体中端部,钻体本体前端部与钻体本体中端部整体成形。
进一步的,所述钻体中端部结构为圆柱体,长为2~3cm。
进一步的,所述钻体本体后端部的结构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结构的钻体本体后端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结构为U型槽。
进一步的,所述钻体本体前端部、钻体本体中端部、钻体本体后端部和钻柄的直径比为1:1.5:1.7: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纸塑两用钻体,将圆周切削刀、散热槽和钻体有效的进行了结合,达到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碎削量少,钻头在工作状态下能及时散热降温的目的;
2,本发明的钻体本体前端部设有与钻头前端部的垂直夹角为15~35°的圆周切削刀,圆周切削角的最大优点是减少钻孔过程中碎削的产生,从而解除了碎削排通不顺畅的问题;
3,本发明的钻体本体后端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U型散热槽,这个散热槽结构,可以有效的将钻头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散,达到散热降温的功效;
4,本发明的钻体本体前端部、钻体本体中端部、钻体本体后端部和钻柄的直径比为1:1.5:1.7:1.8,特定的直径比,使钻头整体结构更为稳定,避免在钻头工作过程中出现断裂的现象。
附图说明
如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号:1、圆周切削刀,2、钻体本体前端部,3、钻体本体中端部,4、散热槽,5、钻体本体后端部,6、钻柄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纸塑两用钻头,由钻柄6和钻体两部分组成,钻体由钻体本体前端2、钻体本体中端3和钻体本体后端5三部分整体成形;钻体本体后端部5中心位置开设有一散热槽4;钻体与钻柄6的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形;钻体本体前端部2设有圆周切削刀1。钻体本体前端部2的圆周切削刀1与钻体本体前端部2的垂直夹角为15~35°,圆周切削角1的最大优点是减少钻孔过程中碎削的产生,从而解除了碎削排通不顺畅的问题
钻体本体前端部2的结构为圆柱体和圆台体异形结构拼接而成,钻体本体前端部2长为11~14cm,钻体本体前端部2的圆台体的小圆直径与钻体本体前端部2的圆柱体直径一致,钻体本体前端部2的圆台体的大圆直径与钻体本体中端部3的直径一致,用于连接钻体本体前端部2与钻体本体中端部3,钻体本体前端部2与钻体本体中端部3整体成形,钻体中端部3结构为圆柱体,长为2~3cm,钻体本体后端部5的结构为圆柱体,圆柱体结构的钻体本体后端部5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散热槽4,散热槽4的结构为U型槽,这个散热槽4结构,可以有效的将钻头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散,达到散热降温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市吕四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启东市吕四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6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