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5955.2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李宏秀;秦树篷;周保卫;潘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废水 排放 工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燃煤发电是我国煤炭利用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国的国情,二十一世纪燃煤发电仍将占主导地位。在燃煤火电机组排放的众多大气污染物中,SO2以及粉尘对环境的危害较大,是要控制的主要污染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火电厂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是我国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目前,已有的烟气脱硫技术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等。其中湿法脱硫技术的运用最为广泛。湿法烟气脱硫是当今国际上85%左右大型火电厂采用的工艺流程。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废水由于汞、铅、镍、砷和铬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直接排放的危害很大,普通化学处理方法又过于复杂,且需要不断添加化学药品,耗费人力。基于此,降低脱硫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及系统,能够降低脱硫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将水从其中分离出来重新利用,将其中剩余的杂质等以固体的形式分离出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彻底解决脱硫废水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脱硫废水中添加氢氧化钠,去除脱硫废水中的二价及三价结垢离子,如铝离子、铁离子、硅离子、镁离子等。
S2,在脱硫废水中添加碳酸钠,去除脱硫废水中的钙离子;
S3,通过管式超滤膜对脱硫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将分离出来的杂质进行脱水后排出;
S4,通过钠离子交换器进一步去除脱硫废水中的二价及三价结垢离子;
S5,采用纳滤过滤原理对脱硫废水进行浓缩减量,将分离出来含有二价硫酸根离子和阳离子的溶液采用冷冻脱硝工艺处理,产生十水合硫酸钠晶体;
S6,采用海水反渗透工艺处理纳滤产水,产生可回收利用的淡水和高浓度氯化钠溶液;
S7,对高浓度氯化钠溶液进行加热蒸发浓缩,产生可回收利用的淡水和浓盐水;
S8,将浓盐水通过结晶器处理,产生浓缩结晶,将浓缩结晶脱水、干燥。
本工艺选择了化学加药软化和管式微滤膜处理工艺。其中的管式微滤膜是本处理工艺的最关键部分,承担着取代沉淀池做固液分离和向后端回收纳滤装置、输送合格进水的双重功能。为后续零排放系统服务,而这里由于化学加药软化加管式膜固液分离的工艺能显著提高纳滤的回收率,可显著的降低造价和运行费用。选用废水专用微滤膜,聚偏氟乙烯材质,抗氧化、耐强酸碱、耐摩擦、清洗方便。微滤膜采用特殊工艺制造,表面平整光滑、微孔率高,可在100磅的冲击压力下正常运行,不会出现滤膜破裂、颗粒穿透现象,使用寿命可达5年以上。
另外,管式膜不同于其他微滤或超滤膜,它采用错流方式运行,在运行和反冲时并无水的损耗。因此,事实上几乎可获得100%的回收率,将几乎所有的进水通过管式微滤膜过滤后送往反渗透单元。
本设计方案采用过滤精度为0.1μm的管式微滤系统作为反渗透的前处理,大大缩短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系统占地面积,提高了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并有效延长反渗透系统的使用寿命。
相较于其他微滤或超滤膜组件,管式微滤膜具有强度好、耐摩擦、耐高浓度药剂清洗、可在极高悬浮固体浓度下稳定运行、可耐受进水水质波动等优良性能。
前述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中,步骤S1还包括S11,在脱硫废水中添加镁盐,用于吸附反渗透浓水脱硫废水中的二氧化硅,降低二氧化硅的浓度。
前述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中,步骤S1还包括S12,在脱硫废水中添加次氯酸钠,用于抑制脱硫废水中微生物滋生。
前述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中,步骤S7还包括S71,通过所述高浓度氯化钠溶液对所述钠离子交换器再生钠离子交换床。
前述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中,步骤S6前还包括S61,去除脱硫废水中浊度1度以上的微粒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工艺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管式超滤膜装置、钠离子交换器、纳滤膜装置、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蒸发器、离心机和干燥剂,还包括冷冻脱硝装置,冷冻脱硝装置和纳滤膜装置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